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忠诚捍卫党纪尊严 记酒泉市纪委常委、信访室主任陈利华

甘肃日报 2017-10-26 08:14 大字

本报记者张革文

从2004年到酒泉市纪委信访室工作至今,酒泉市纪委常委、信访室主任陈利华兢兢业业奋战在群众来信来访第一线,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等4700余件,核查问题线索105件,立案22件,使29名领导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今年9月,他获得中央纪委嘉奖。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信访干部,陈利华始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信访岗位上,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上访群众,有的是合理诉求,有的则是抱怨和牢骚,甚至还有辱骂。但他却把来信来访作为倾听群众心声、为民排忧解难的窗口,对反映的业务范围内问题,认真梳理及时转办交办,对集体访和有苗头的集体访,制定措施、快查快结,确保矛盾尽快化解。

2014年6月,嘉峪关某考生反映,2013年酒泉市卫生局向她发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但人事部门却没有给她颁发护士资格证,她多次到相关部门反映未果,故请求市纪委帮助。陈利华热情地接待了她,经过积极协调,多方努力,最终帮她领到了资格证。

今年7月,某县一企业来信反映,因虚假合同造成产品积压,无法支付数百名民工工资,民工情绪不稳。陈利华急事急办,迅速将信件内容转交当地,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聚焦主业创新思路

在发挥信访窗口联系群众功能的同时,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陈利华逐步形成了“突出主业、加强督办审核、建章立制”的工作思路。每一件来信来访,他都非常认真地阅读、登记、甄别,甚至一些不起眼的来信来访他也常常翻来覆去地阅读,从中寻找线索。

2015年8月,在处理王某要求法院将其从“执行失信黑名单”中除名的来信时,依照程序将其转交法院即可。陈利华慧眼识珠,从王某提交的交费收据中发现了非专用收据,推断该政府机关很可能存在私设“小金库”问题。他将王某来信转交法院的同时,也将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移交相关纪委,最终查明了问题,使相关人员得到应有的处理。

为彻底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对交办要结果的信访件敷衍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问题,他建立台账,定期对账督办,并对报来结果提出“四审”把关。由审核人进行初审,看材料是否齐全、问题是否查完;由信访室主任进行二审,看办案单位对问题的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到位;由分管领导进行三审,看处理是否符合程序,是否存在过轻或过重的问题;最后对个别疑难复杂案件由常委会集体进行审核。

2011年以来,他审核报来结果211件,有28件因问题未查清、整改不到位、未向实名举报人反馈等原因,退回进行补充调查或重新处理,保证了交办件的办理质量。

党性如钢勇于担当

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陈利华在工作中孜孜不断的追求。多年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坚决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亮剑”,突破了一个个疑难案件,惩治了腐败分子,维护了党纪威严。

2013年7月,张某来市纪委反映某县信访局冒领信访专项资金的问题。在此之前,某县已做过调查,并作出了“不存在冒领”的结论,但张某表示不服,反复上访。张某的反复上访,让陈利华疑窦丛生,他开始对某县的调查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终于在调查账目中拨付款项和发放款项时间上发现了疑点。为此,他果断建议由市纪委重新调查。经批准后,陈利华带领调查组查实了该局冒领信访专项资金为职工发福利的问题,冒领的专项资金被追回,相关责任人受到党政纪处理和责任追究。

14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室工作岗位上,陈利华以孺子牛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筑起了反腐倡廉第一道关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新闻推荐

秋天的色彩

①②有人说,金色是收获的色彩,在祁连山下的小镇,这话有了最真实的佐证。近年来,肃州区清水镇以建设“农业大镇”为目标,持续做大做强制种、草畜、劳务三大支柱产业,品牌农业初见成效。清水镇...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