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自信的标杆

酒泉日报 2017-09-06 10:12 大字

备战文博会

我们永远在路上·走进文博会筹备现场

第二届敦煌文博会进入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开展。9月2日,记者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展馆布置,安保人员正在熟悉场地,清洁人员搭好了脚手架,开始进行外墙清洁……

据了解,酒泉市食药监局成立督查组,检查验收敦煌文博会部分定点接待酒店整改工作和重点措施落实情况。近期,还将按照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体系评价要求,开展定点接待酒店逐一评估验收工作,对未达到要求的接待单位,向大会组委会提出取消或降低接待规模的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杨阳摄

我们在努力

图片说明:

①布置展馆

②打磨展柜

③内部粉刷

④花卉布置

⑤搭脚手架

“回眸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郭军

文博会是一场璀璨夺目的文化盛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作为国际性的文化盛宴,首届敦煌文博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目光,诞生了一系列新型文化理念,促成了跨地区、跨国别、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提升敦煌和甘肃的知名度、影响力,意义不言而喻。

据统计,仅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个省及地区的16家文化企业进行了项目推介,共有影视类、文化创意类、文化科技类、文化旅游类等89个项目签约。这些项目代表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观念和新兴业态。

毋庸置疑,首届敦煌文博会的举办,对酒泉市“文化强市”战略具有推动作用,其效应势必辐射全市。酒泉市正借此机会推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持续发挥敦煌文博会的平台功能和后续效应,切切实实带动酒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完成一系列签约项目之后,酒泉市在抓好文化项目对接合作的同时,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更长远、更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机制。

日益增长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为敦煌带来的是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信息流。“融合化”已成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文化产业、现代农业、新兴工业、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已成必然。

首届敦煌文博会举世瞩目,酒泉也树立起了陇原文化自信的标杆。

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将突出国际视野、国际规范、国际标准,体现具有甘肃特色、敦煌特色的优秀文化。新增文化经济贸易主体内容,进一步凸显文化经济贸易活动在敦煌文博会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30个精心设计、风格迥异的特装展区,将彰显多彩文化元素,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参展。

新闻推荐

确保施工安全 保证工程质量 杨金泉在肃航高速公路现场办公

本报讯(记者陈燕)9月1日,副市长、肃州区委书记杨金泉带领市及肃州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到肃航高速公路沿线就建设、绿化等问题现场办公。杨金泉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协调配合、紧密...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