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行动”防治“白色污染” 酒泉市综合防治“白色污染”助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酒泉日报 2019-09-03 00:48 大字

本报记者郭军

通讯员史卫兵

每到入秋,金塔县东坝镇大坝村村民李玉贵就在自家的农田里开着拖拉机捡拾废旧农膜。他说,这些废旧农膜送到村上的回收点,两吨废旧农膜可以兑换10公斤新农膜。统一回收的废旧农膜都被送到金塔县东坝镇新恒泰井盖厂,上百吨废旧农膜通过高温处理和机器加工后,转眼就“废物变宝贝”,成了井盖。

这是酒泉市加强废旧农膜污染防治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膜覆盖技术和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随着地膜和棚膜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其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日益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如何变废为宝,推进废旧农膜的资源化利用,综合防治“白色污染”?近年来,酒泉市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回收加工网络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工作机制等措施,不断加强废旧农膜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助推全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导农户做好地膜回收

长期以来农村广泛运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业的增产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农民对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致使大量废膜遗留在田间地头。

针对这一现象,酒泉市采取多种形式,形成立体宣传攻势,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充分认识废旧农膜污染的长期危害性,引导教育群众,自觉抵制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在农膜使用中逐步树立起生态意识、法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持续推动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

酒泉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没有完善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做保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就是一句空话。

酒泉市按照“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综合利用”的思路,建立起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回收站点为支撑、农户捡拾为基础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

各县市区按照“扶强、扶大、扶优”的原则,充分考虑废旧农膜空间布局,每县扶持1家到2家废旧农膜龙头加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倾斜,帮助扩大产能、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新建扩建回收网点,大力发展废旧农膜初加工和深加工,使废旧农膜加工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直接带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肃州区“酒泉谊通塑料再生有限公司”、金塔县“恒泰井盖制造有限公司”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实力强、市场定位准确、工艺技术先进、产品销路好,承接实施国家项目效果明显好于一般企业,可以将政策扶助效果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能力发挥到最大。

有资料显示,2012年至今,酒泉市重点扶持建设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10家,建立“十有”标准的专业回收站点7个,建立固定和季节性回收站点100多个,基本实现废旧农膜就近回收和应收尽收。

新闻推荐

第二轮首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公布4个典型案例,涉及上海振华重工、青海欣固公司等 中交集团子公司17年老问题仍未整改

上海振华集团长兴基地露天喷漆现场。生态环境部供图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基地该基地为振华集团最大的生产基...

金塔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塔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