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引领发展 做强优势产业 酒泉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酒泉日报 2019-02-28 01:02 大字

全面推进八个走前列奋力谱写酒泉新篇章

玉门名优特农产品展厅

本报记者陈思侠

在实现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新提升,落实高质量发展走前列上,酒泉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有力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目前,酒泉市已建成肃州、敦煌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玉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了高效蔬菜、现代制种、优质林果、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牧业五大特色优势产业,这是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盘”,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2018年以来,按照“扩规模、引龙头、建体系、育品牌、增效益”的思路,酒泉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延伸做强了农业产业链。

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方面,酒泉市提出要对接销售市场,强化科技服务,积极扩大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规模,提升50万亩高效蔬菜生产效益;主攻万亩玉米、草种扩繁基地和千亩花卉、蔬菜制种示范园区,发展50万亩现代制种生产基地;巩固扩大蜜瓜、葡萄、枸杞等大宗产品,保持30万亩名优果品、20万亩精品蜜瓜和40万亩枸杞生产规模;提升牛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肉羊养殖保持在750万只以上,建成佛慈产业园万头驴养殖基地,创建国家级蔬菜、花卉、牧草制种基地和绿色有机牛羊肉生产示范县。同时,统筹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用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农产品收购贷款,重点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新建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新增冷链保鲜仓储能力15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针对农产品“三品一标”和产销对接,酒泉市今年将加快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高效节水18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45万亩,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4%,推进蔬菜、林果、中药材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发展“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120万亩以上,做强“戈壁雪润”区域公共品牌,新增“戈壁雪润”授权营销企业30家。

在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方面,酒泉市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全市共流转土地65.54万亩。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测绘公示、数据入库及证书发放等工作,全市已确权面积220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8%,权证颁发率达98%。全市发放农业设施产权证3839份,抵押贷款8121万元。金塔县作为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制定出台了《金塔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确定了10乡镇的10个试点村,条件成熟的中东镇官营沟村和金塔镇红光村作为县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组织县内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洽谈对接,共对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76个。

在加快科技兴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同时,酒泉市突出品牌引领发展,大力推进“品牌富农”和“质量富农”工程,“戈壁雪润”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批复,已授权22家公司使用“戈壁雪润”品牌,涵盖了蔬菜、瓜果、中西药材、羊肉等8个类别,全面提高了戈壁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开拓了上海、广州、北京、兰州等高端市场,设立“戈壁雪润”有机农产品展销专柜,先后与上海江桥蔬菜集团、以色列天然家禽有限公司(NPG)签订了农(畜禽)产销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打开了酒泉戈壁农产品走向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外销通道。

在“三品一标”工作体系建设方面,去年以来,酒泉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农产品2个,完成了6家企业的复查换证,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59个。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9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7家,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6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64%。

责任编辑:马学全蒋瑾昱

新闻推荐

金塔种苗经济“长势”良好

本报金塔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孙海峰通讯员卢玉)金塔县大力促进乡村练“内功”,积极发展优质种苗经济,并探索“三变+种苗...

金塔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塔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