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芨草笊篱

飞天周刊 2019-02-25 06:26 大字

老物件

芨芨草在陈女士出生的肃州区下河清镇随处可见,芨芨草生命力强、耐旱,每到秋季村里的长辈们用镰刀把它割下来拿回家晒干,剥掉外面的叶子后,用它编织席子、提筐、笊篱等物件,而陈女士的父亲,就是当地一名芨芨草“匠人”。

“父亲从祖父那里学到的这门手艺,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抽着旱烟,坐在一堆芨芨草中间双手不停地翻动,很快,要编的物件就有了雏形。父亲用芨芨草编织席子,也编织装玉米的囤子,囤子很高,可以把我和弟弟装进去。”陈女士说。

1971年,陈女士出嫁,不少嫁妆是父亲亲手为她做的物件,沙枣木做的面板,芨芨草编织的大大小小的提筐,还有两个芨芨草簸箕和芨芨草笊篱。

“1986年的一天,父亲喝完酒回到家,第二天,母亲叫他时,他已经中风了,从那天开始,父亲基本都瘫在床上,他生病后性情变了很多,又不愿成为子女的拖累,仅仅一年半后,他就过世了。”陈女士说。

父亲过世后,陈女士和弟弟妹妹将母亲从农村接到了城里,居住多年的农舍和庄稼地一并转给了同村的一位叔父。陈女士和弟弟妹妹从农村的老家里带回了几样物件,其中就有那把父亲为她编织的芨芨草笊篱。

自行车

1969年腊月,赵师傅的祖父从学校上完课回家时骑了一辆自行车。7岁的赵师傅追在自行车后面,对这个两轮的物件好奇极了。

“那时,我们整个村子里,除了村上的文书拥有一辆自行车外,就是骑着自行车去各个村子传话送信的邮递员。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在农村是个稀罕物。”赵师傅说。

赵师傅的祖父执教的学校位于金塔县城,从赵师傅和祖父母居住的金塔城郊到县城的学校步行最少需要1个小时。1969年12月,和赵师傅的祖父一起执教的一位老师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县城,临走前,将自己的飞鸽牌自行车送给赵师傅的祖父。

“祖父到家后,一群孩子围在自行车旁,羡慕极了,我给自行车起了一个名字叫‘飞毛腿’。祖父承诺说,‘如果你能把我出的题目都答对,就让你骑自行车’,为了骑一下自行车,我在功课上下足了功夫。腊八节那天,祖父出题考我,三十道题,我错了三道题。祖父说,既然没全对,就不能骑自行车,但是他可以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兜一圈风,那是我第一次坐自行车。”赵师傅说。

2003年4月,赵师傅的祖父去世,在金塔县的老家,赵师傅依然珍藏着祖父的那辆自行车。他记得1969年腊八节那天,祖父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兜风时的情景,那时,祖父刚过完50岁生日,身体健朗,他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催促着祖父:“爷爷,骑快点”。祖父说:“好咧,抓紧了。”

针线夹

王女士的祖母是个裁缝,小时候,祖母的针线包是用五色布缝制的一个掌心大小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针和剪刀。1967年,王女士的祖父途经乌鲁木齐回老家时,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商店里相中了一个带着拉链的针线夹。祖母说,祖父送她的这个物件,最合她的心意。

“祖父当兵的那些年,祖母晚上睡不着,就自己学着做东西,后来成了裁缝。父亲是家里的老大,祖父37岁时,父亲才出生,父亲说,那时村里和祖父一样年纪的人都有了三四个孩子。”王女士说。

王女士的祖母与祖父算得上青梅竹马,两人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祖父当兵那年,他们定了亲,祖父当兵后,好几年没有回过家,祖母在家照顾公婆和几个年幼的小叔子。

“1970年,祖父和祖母拍过一张照片,那时祖母才40出头,可是头发一半都白了。母亲经常为祖母感到不值,祖母的大半辈子都在等待一个人。可是祖母常说,盼着祖父回家是支撑她好好活着的信念。”王女士说。

2002年,王女士的祖母去世,半年之后,她的祖父也去世了。

“祖父身体一向很好,去世前没有任何预兆,祖父临终前的那个晚上,我们围坐在祖父跟前,祖父说,‘她在世时,等了我大半辈子,如今不能再让她等我了’。那天夜里,祖父就去世了,走得很安详。”王女士说。

世上的爱情总是有千万个版本,王女士说,祖父母在世时从来没有将“爱”挂在嘴上,但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本报记者王明玲

新闻推荐

社火汇演喜洋洋春节喜庆送街坊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金塔县城锣鼓喧天,人山人海,6支社火表演队拉开了金塔县2019年“活力金塔”城乡社火汇演的帷幕...

金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