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线上“点沙成金” ——看金塔县大力发展沙产业的绿色崛起之路
本报记者郭军
通讯员王金军
在金塔,人与风沙的关系一次次被重新审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点沙成金”,人们与风沙的博弈从未间断。
筑起屏障缚黄龙,敢向沙漠要绿色。为实现“点沙成金",在科学治理沙漠的过程中,金塔县把绿化与产业化紧密结合,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初冬的清晨,金塔县中东镇上三分村的吕丰斌老人来到村里的绿色屏障,查看树木的长势。
“以前,每到春天和冬天风沙严重,刮上两三天家里的院墙就被埋了。”吕丰斌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十几岁的吕丰斌便随村里人开始压沙、植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风沙口被治住了,地里庄稼得到保护。
在金塔县,正是无数个吕丰斌坚持不懈防沙治沙,让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洲。近年来,金塔县累计投入生态治理资金5.4亿元,完成人工造林24.5万亩、封育保护90万亩、生物及人工治沙62.7万亩,35%的移动沙丘得到控制。林地面积从1983年的33.7万亩增加到143万亩,覆盖率从0.58%增长到4.17%。
“沙患不止、沙区难富,沙区不富、沙患也难止。大力发展沙产业,实现科学用沙、产业治沙是有效治理沙害,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金塔县治沙研究试验站副站长赵清民说,随着治沙成效显现,防沙治沙向防沙治沙用沙转变。
近年来,金塔县高度重视防沙治沙用沙工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等沙产业发展的办法措施,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治沙和发展沙产业的积极性。砂业建材、大柳林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合生态林农开发公司、嘉禾生物生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沙产业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的“点沙成金”梦已成现实。
产业支撑沙生“金”
在金塔县鼎新镇荒滩戈壁上,茂密的梭梭林迎风摇曳,一些梭梭根部的肉苁蓉破土而出。在这里发展肉苁蓉产业的是一家与治沙造林“八竿子打不着”的甘肃惠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当同行们还在商贸行业里扎堆投资时,惠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却把目光转向金塔县鼎新镇黑河沿岸的荒漠戈壁。企业通过种植梭梭来保护生态,实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产业开发—防沙治沙”的循环产业链。现已完成梭梭种植4.6万亩,嫁接肉苁蓉2000多亩。公司负责人说,发展肉苁蓉产业只是公司“沙产业”梦想的一部分,将来不仅要实现肉苁蓉深加工,还要依托万亩生态林发展旅游观光业。
金塔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日照充足、温差大,其独特的光热资源和立地条件为沙生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金塔县相继在野生沙葱驯化、肉苁蓉接种、枸杞种植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先后获得5项科技专利。至目前,全县从事沙生经济林产业的企业超过10家,累计发展沙产业10万多亩,实现产值2.5亿元,以生态林业为主的沙产业开发正蓬勃兴起。沙产业已成为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推动沙区人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下转第二版)
新时代新征程
新闻推荐
改善城乡群众居住环境本报金塔讯今年以来,金塔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投资6.4亿元,大力实施城中村棚户区安置改造、商住小区开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一批...
金塔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塔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