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家门口 走进心坎里 瓜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浸润百姓生活

酒泉日报 2019-12-20 00:58 大字

12月17日,在瓜州县渊泉镇邮电巷社区老人居住较多的自管楼院附近,身穿绿色马甲的志愿者拿着夹剪、铁锹,捡拾和清理绿化带内的杂草和白色垃圾。这仅是瓜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瓜州县持续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城乡试点、机构设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三个全覆盖”,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开放在千万家。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村通过整合村级讲习所、党员活动室、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形成了固定的实践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任文明实践站主任,将文明实践站建成集政策宣传、文明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广泛开展政策理论走基层、技能培训惠民生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主题党日和重大节日活动为契机,宣传党的声音,提振致富信心,受益群众达800余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成为转换思想理论的重要平台、强化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卓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子亮说。

瓜州县南岔镇九南村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争取资金新建了集妇女之家、人大代表之家、党员活动室、警务室等为一体的村委会和保障群众户外活动的文化广场。通过会议、培训、比赛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

“我们以培育‘文化能人’为抓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目前,全镇建成村、组文化广场64个,举办文艺会演、手工艺作品展等文化惠民活动18场次,各类培训班20余次。通过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群众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南岔镇镇长卢永东说,下一步将在九南村修建一个乡村大舞台,在培育“文化能人”的同时,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如今的瓜州,15个乡镇全部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建成渊泉镇、柳园镇、河东镇、梁湖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堡村、卓园村、岷州村、南岔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个,以及邮电巷社区、县府街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个。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成为群众家门口传播思想、传承文明的平台阵地。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瓜州县在充分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培育“10+X”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孵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学、讲、帮、乐、庆”为主要形式,开展专题服务活动152次、政策宣讲活动329次、群众文化活动212次,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惠民作用。

渊泉镇邮电巷社区围绕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环境整治、交通劝导相结合,通过帮助自管楼院的老人打扫卫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乱停乱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切实发挥好志愿服务队伍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作用,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文明实践。

“放学的时候,我看见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学校附近维持秩序,帮助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导我们过马路。”瓜州县渊泉小学五年级学生何浩说。

今年以来,瓜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阵地建设、工作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志愿服务为主线,以构建县、乡(镇)、村组(社区)三级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着力点,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全域无垃圾等文明实践活动,建成积分超市、村级文化广场等文明实践点,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瓜州范本。

“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目的在于提升群众的文明自觉、培育文明乡风、增进社会和谐、形成优良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新局面。”瓜州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文生说。□邓晓旭韩芳杨莎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新闻推荐

领头雁担重任 移民村换新貌 记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生祥

◎“一肩挑”系列报道“目前,我们村枸杞种植面积达8600亩,其中‘零农残’枸杞1000亩。”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党总支...

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瓜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