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酒泉之二 从贫瘠的土地到希望的田野 瓜州县全力打造枸杞提质增效产业集群纪实(上)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8-27 01:11 大字

本报记者刘森何成军

通讯员魏金龙文/图

从贫瘠的土地到希望的田野,瓜州县用20万亩枸杞实现了这一愿望。

从盐碱地里的绿苗苗,到挂满枝头的红果果,再到承载希望的金蛋蛋,瓜州枸杞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难历程,创出了一条自主品牌之路。目前,“瓜州枸杞”品牌价值达25.5亿元,跃居2018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行榜第89名,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促农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初秋,瓜州县双塔镇万亩优质枸杞种植基地整齐成片的枸杞园里,一串串的枸杞红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勤劳的乡亲们正忙着采摘。看着这一片火红的丰收景象,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党总支书记杨生祥感慨万千。2002年,他从甘肃礼县移民搬迁至此,见证了双塔人民从零起步不断发展的历史变迁。

双塔镇是疏勒河移民开发项目以整建制形式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并移交管理的新建移民乡,2006年3月正式成立乡,安置永靖、礼县、和政3县移民2762户12988人。

“一年内完善组织机构、三年内夯实发展基础、五年内解决农民温饱、十年内致富步入小康”,是省市县给双塔制定的奋斗目标。

“春播几口袋、秋收几粒子,出门满眼弥沙子、走路土淹脚脖子”,这是2006年双塔乡建乡初期的真实写照。面对基建缺失、生产落后、生态脆弱的发展困境,如何才能让盐碱地变成群众脱贫增收的高效田,如何让移民群众安心扎根双塔,实现省市县委“移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成为瓜州县以及双塔乡党委、政府面临的难题。

杨生祥所在的金河村,主要是来自永靖、礼县的移民,现在已有762户3688人。移民初期,整块新开垦的耕地,乍看起来与周边老乡镇的耕地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浇过两次水后,要么因为土壤板结不渗水,成为成片的“鱼池”,要么因为土壤返碱,“烧死”大片的农作物,小麦、玉米种了一茬又一茬,总是不能健康茁壮的生长。

2008年,金河村改种起了甘草、红花、孜然、茴香等经济作物,但增收效果依旧不明显。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生祥听朋友说种植枸杞经济效益不错,而且枸杞耐寒耐旱,又喜欢碱性砂质土壤,于是就尝试性地买了苗子,自己先试种了100亩。

和杨生祥同时开始试种的还有古城村。村支部书记杜会明带着十几户村民购买枸杞苗木、平整土地,试种了500亩枸杞。加上杨生祥的100亩,这600亩枸杞试验田成了缔造瓜州枸杞产业的“先驱”。

2010年,杨生祥的100亩枸杞丰收了,近40万的年收入让杨生祥“一夜暴富”的同时,也显示出强大的“榜样力量”。金河村的其他农户也开始纷纷效仿跟种,到2011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了1600亩,每亩地的纯收入达到了3000元。三年的枸杞种植实践,证明这里的土地、气候特别适合枸杞的生长,宁夏中宁的商贩来这里收购时发现,这里的枸杞品质比中宁的还好,于是在这里流转土地种植枸杞。中宁人的举动不但带来了枸杞种植技术,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当地农户种植枸杞的信心。

(转3版)

新闻推荐

祁连山下瓜果香 疏勒河畔花绚丽 瓜州县三道沟镇举办首届福禄花田生态观光文化艺术节

本报瓜州讯8月9日,为期4天的瓜州县三道沟镇首届福禄花田生态观光文化艺术节在福禄花田开幕。本次艺术节以“相...

瓜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瓜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