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辉煌70年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6-20 02:30 大字

波澜壮阔70年,栉风沐雨写华章。1949年,在西北解放的隆隆炮声和天兰铁路修筑的号子声中,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天水铁路局应运而生。从此,一代代兰铁人扎根大漠戈壁、高山雪岭,开启了构筑西北铁路网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曲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豪迈壮歌。

如今,眺望大西北日益完善的铁路网和大密度、高频次开行的动车组,聆听老一辈兰铁人挥洒青春交通强国的激情话语,了解柳敦铁路提速的新动态,感受公益化扶贫“小慢车”上民族一家亲的浓浓和谐风,正在汇成奋力托举“中国梦”的强大新动力。

亲历者:“与共和国铁路发展共成长”

年逾八旬的刘尚贤是一位“老铁路”。

“1965年,我参加铁路工作,一直在兰州局工作,经历了兰武、武嘉、干武电气化及兰新复线改造。在行车设备变化上,经历了电锁器联锁、电器联锁、计算机联锁;在办理列车接发上,经历了路签路牌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在信号设备使用方面,经历了臂板信号机、色灯信号机;在列车牵引上,经历了蒸汽、内燃、电力时代。”

刘尚贤曾经在“盛夏飞雪,寒气砭骨”“一身皮袄三季穿,六月抱着火炉过”的乌鞘岭脚下的打柴沟车站工作21年,从事过车务制动员、连结员、调车长、扳道员、车号员、报告员、值班员、技术员、副站长、站长、党支部书记等工作。在武威南车务段担任过6年的副段长。在武威南编组站担任过5年的党委书记、2年的站长,经历了武威南车站一级三场、二级四场改造及新站舍的扩建……

1999年退休后,刘尚贤担任车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关心关注着青年职工的成长成才,也关注着铁路的改革发展。

“回顾这些年我们走过的路,不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我们始终坚守着一颗初心,那就是确保安全,服务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护航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刘尚贤说。

70年来,西部铁路网的建设日新月异,一条条高铁建成通车,掀起了交通领域的一场大变革。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兰新高铁、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相继投入运营,兰州局集团公司营业里程大幅度增加,昂首迈入高铁时代,站在“一带一路”黄金节点上,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互联互通。

初心不改,使命依然。刘尚贤说:“如今,虽然我进入耄耋之年,但身体还硬朗,我将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教育青年、引领青年、关爱青年,在帮助青年成才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发挥好余热。”

提速者:柳敦铁路启动试验

6月11日,由兰州车辆段担当的一列CRH5G动车组列车驶出兰州西动车所检查库。当日,新建兰新高铁至敦煌铁路联络线及敦煌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柳沟南至敦煌段动态验收工作正式开始,标志着柳敦铁路提速运行进入倒计时。

柳敦铁路自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柳沟南站引出,经瓜州止于敦煌,全长160公里。柳敦铁路于2006年建成通车,2015年完成铁路电气化改造,既有柳敦铁路联络线为客货两用线,线路限速为时速120公里。此次提速改造后,该线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将提升至时速160公里。

为做好此次提速试验工作,兰州车辆段成立柳敦铁路提速试验指挥小组,安排各级管理人员全程添乘包保检查,积极做好各结合部工作协调,择优选取状态良好动车组固定担当试验任务,加强试验动车组走行部、受电弓等关键部件的检查,确保动车组关键部件状态良好。并且安排诊断工程师将担当试验任务车组的所有车载数据进行下载分析,发现隐形故障及时处理,彻底消除车组的不良状态。

为确保各项检修要求及质量落实到位,动车所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包保检查作业情况,通过跟班写实的方式,保证作业人员落实作业标准,确保试验动车组以最好状态投入到试验任务。同时选拔4名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随车机械师来固定担当试验车值乘任务及专门安排应急指导人员全程进行应急值守,随时监控试验动车组运行状态,确保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柳敦铁路提速改造以后,兰州到敦煌的出行时间将大幅缩短,将对于加快推动敦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及产业升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守者:沙海慢火车,悠悠“一家亲”

6月16日16时15分,在宁夏中卫火车站1道,刚完成武威至中卫的7520次“小慢车”牵引任务的兰铁迎水桥机务段火车司机谢爱民,操纵HXD1型1125号火车头入库。1小时后,另一台火车头将牵引车次改为7519次的绿皮车逆向返回武威,继续为干武线沿线百姓提供“休闲式”的铁路运输服务。

7519/7520次“小慢车”是长年往返于中卫至武威的一趟普速旅客列车。因为只编组了4节客车体,被称为逢站就停的“小慢车”。

这趟“小慢车”开行于1962年,最早是兰铁局为了方便沿线职工上下班而开行的“通勤车”。迎水桥机务段退休职工任凤萍说,“那时候,我妈在乌兰敖包车站上班,3天回一次武威都坐这趟车。我刚到中卫机务段上班的时候,也坐着这趟车跑了五六年通勤呢!”

“小慢车”运行的干武线,建设于宁夏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东起包兰铁路的干塘站,西至兰新铁路的武威站,横跨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全长172公里,共15个火车站。

“这趟车开行了50多年,票价一直比汽车都便宜,平均一站地也就1块钱,跟城市里的公交车差不多!”列车长王小燕说。

“小慢车”虽慢,但服务质量却不差,乘车的沿线百姓与火车上的乘务员们亲热得像“一家人”。

家住阿拉善左旗乌兰敖包的乌日格是典型的蒙古族男子。22年前,乌日格的妻子摔伤了腿,急需转到最近的中卫县医院(现为中卫市人民医院)诊治。“当时,汽车没法坐,只好到火车站求助,铁路上的人真好,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到了中卫,老谢还帮我把妻子送到医院。这事不管啥时候想起来,我心里都觉得热乎乎的,这就是最真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

2016年,干武二线建成,随着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阔步前行,这趟“沙海绿龙”依旧不忘初心,怀揣服务旅客的梦想在腾格里沙漠腹地铿锵前行。

“小慢车”日复一日地在干武线上运行了半个多世纪,谢爱民说:“从我跟着师傅跑‘小慢车’时起,就认识了很多沿线旅客,不管谁遇到急难事,我们都会伸手帮助。为了让大伙坐火车体验更美好,每次操纵列车都特别精心,一点不敢马虎,这可能就是情有所系,更觉责任重大吧!”

春去秋来,这趟运行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的小慢车,任凭风沙漫天,但吹不散“初心”,以低廉的票价、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公益化运输、精品化服务,扶贫绿皮车,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强科 程杰 段玉萍 安敏中)

广告

新闻推荐

G312线养护维修施工公告

甘肃省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酒泉通达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将对G312线进行桥梁伸缩缝更换维修、路面车辙病害处治等工...

瓜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瓜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