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接力 风沙口成“塞上绿洲” 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显成效

酒泉日报 2018-08-16 09:19 大字

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多风、少雨、干旱和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彻底改变“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填渠路、大风埋了家”的状况,多年来,瓜州县把“生态立县”作为发展战略,举全民之力,精心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如今,一代代瓜州人经过“绿色接力”,成功把风沙肆虐的荒漠,变成了满目苍翠的“塞上绿洲”。

分片包干

监管责任具体化

8月,行至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光所及,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地。“天然植被是瓜州的被子,绿洲是瓜州的衣。近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加大自然保护区管理力度,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瓜州县天然林管护总站站长张平峰说。

据了解,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塘墩湖湿地片区和东巴兔野生动植物片区两个管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2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草本沼泽、灌丛沼泽和内陆盐沼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膜果麻黄、梭梭、裸果木、沙生柽柳、白刺为优势种的荒漠生态系统,森林草甸、荒漠草甸、灌丛草甸、沼泽化草甸和亚高山草甸为主的草原生态系统,蒙古野驴、黄羊、盘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瓜州县林业局明确管护区域,实行分片包干,将管护责任明确到人,管护任务落实到小班地块,并要求护林员每月巡护天数不少于22天,每天巡护时间不少于5小时。同时,为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瓜州县林业局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行动和省市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对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组织专门力量、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和专项整治,确保保护区内各类违法活动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同时,根据省政府批复公布的保护区界线坐标,投资25.2万元埋设了保护区界桩56个,进一步规范了保护区的管理。

五级制层层报

督促工作常态化

“我们在管护机制上采用五级报告制度,通过层层摸排、层层汇总上报,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细致掌握管护工作情况,督促各管护单位及时处理各类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事件。”张平峰说。

据了解,为使自然保护区巡查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巡护情况早发现、早上报,瓜州县建立了日常管护情况五级报告制度,即护林员每天向管护站站长报告日巡护情况,管护总站每半个月向县市林业局报告公益林保护管理情况,形成护林员日报——管护站周报——管护总站半月报——县级林业局月报——市级林业局的五级报告制度。

小软件大作为

资源管理便捷化

在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踏实管护区,工作人员石佳玉手中的平板电脑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显示位置坐标、地类信息等各种数据。

石佳玉告诉记者,自然保护区实行的是24小时巡查制度,以前晚上进入保护区巡查时,障碍物多很难到回去的路,一旦迷路就只能在保护区内等待天亮,对护林员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016年,瓜州县购置20台平板电脑,全部安装并使用“奥维互动地图”,将GIS系统内的公益林区划数据导入地图,方便护林员掌握其所在位置坐标及详细地类信息,并有效避免护林员因对地形不熟导致漏巡,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员、车辆出工的风险。

湿地变乐园

管护见成效

今年4月以来,数批迁徙候鸟陆续集结在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域,成千上万只各类珍稀水鸟将湿地变为“乐园”,栖息觅食。

据悉,近年来,随着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力度的加大,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全县恢复湿地面积1300多公顷。湿地面积的扩大,吸引了大量候鸟栖息繁衍。保护区内东巴兔、老师兔两个水域内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先后有黑鹳、天鹅、白鹭、麻鸭、黄鸭等国家一、二、三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8个种类近万余只水鸟在此栖息觅食。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列入《国家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28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2级保护动物2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25种。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安排专人定点定期看守巡护、投食和疫情监测,争取将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区域建成让各类北迁候鸟栖息、觅食、繁衍和休息的乐园。”瓜州县林业局副局长宗呈祥说。

□本报记者王丽君

护林员在瓜州县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巡护。

新闻推荐

巩固新成果 开创新局面 全市检察长会议在瓜州县召开

本报瓜州讯8月13日,全市检察长会议在瓜州县检察院召开,传达学习了全省市州分院检察长座谈会精神,书面传达全省检察机关...

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瓜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