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生态立县构筑戈壁绿洲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6-20 08:52 大字

本报记者祁玉洁

近年来,瓜州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政策,通过加大草原执法力度、开展草原保护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各类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生态环保、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多赢”目标。

围栏封育昔日荒漠变绿洲

“曾经大风一吹,黄沙漫天。”这是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瓜州的真实写照,以前的监测数据显示,瓜州县草原沙漠化面积达1100多万亩,有60万亩不同程度退化,还有5%的草甸存在盐碱化。

“由于长期人为破坏,乱垦超载放牧,影响了草畜平衡,加上气候干旱,导致草原返青推迟半月。”瓜州草原监理站工作人员廉军介绍。

针对恶劣的气候条件,瓜州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通过加强草原执法力度、草原保护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退牧还草、草原植被恢复等一系列措施,使境内草原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瓜州县2003年被国家批准列入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10个试点县之一。项目实施以来,随着草原围栏封育和饲料粮补助资金兑付两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县境内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舍饲养殖条件不断改善,牲畜品种不断优化,畜牧养殖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通过围栏封育,发展舍饲养殖,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极大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了草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实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该县东巴兔村牧民谢朝明说:“自从退牧还草围栏工程实施,草场禁牧后,我们这里的草比过去长得好多了,退化的草原重新变绿了,昔日被牲畜啃食得低矮光秃的草场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人们驱车穿越瓜州境内茫茫草原,草场内牧草茁壮,部分经过治理后的草原再现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蓝天碧野的秀美景色。

监测新技术守护绿色家园

汽车在辽阔的草原驰骋,随处可见骑着摩托车的草管员战队穿梭于草原上。为了强化草原管护工作,2015年,瓜州县组建了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为130名村级草管员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责任制考核。每年围绕草原法律法规、草原防火、办案程序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为130名村级草管员配备了望远镜、卫星定位仪、工作包以及铁扫把等防火工具,开通了移动数据网,建立了“小步外勤”管理系统和草原管护微信群。瓜州县草原监理站通过外勤系统操作平台对草管员巡查范围、巡查路径进行全程监管,草管员通过草原管护微信群每天上报片区草原防火、鼠虫害等巡查和调查情况,保证事先控制、及时处理。

“村级草管员都划分了责任区,定期不定期开展草原防火和鼠虫害巡查,做到日记载、周检查、月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彻底消除火灾和鼠虫害隐患。”村级草管员赵建斌说。

随着草原监测难度的加大,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术外,近年来,该县草原监理站还推广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测。

廉军介绍:“无人机在草原执法、草原鼠虫害预警和草原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无人机拍回的照片,工作人员可以判断出哪里有鼠虫害,并且可以算出鼠虫害密度和发生面积。无人机可以到达以前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人力成本。”

生态融合产业助推牧民脱贫

“通过推行舍饲养殖,我家的牲畜由过去的散养、滩养变为圈养,前些年政府还给我发放了饲料粮等补助物资,这几年又落实发放了草原补奖禁牧补助资金。我的两个孩子出去打工能挣3万多元,养殖上收入2万多元,一年下来家里收入在5万多元,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农牧户是真正尝到了退牧还草、草原补奖政策的甜头。”谢朝明说。

瓜州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累计发放补奖资金1.3亿多元,惠及1.6万多户农牧户,人口6万多人,户均8237元,人均2260元。

该县坚持把草原补奖政策与退牧还草工程后续产业建设、养羊大县建设、牛羊扩群增收工程、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等有机结合,加强了设施养殖小区建设、人工种草、牧草收割加工机械引进投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多年来,该县全面落实草原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草产业和草原畜牧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2012年以来,全县成立草产业、草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12家。扶持合作社建成牛羊颗粒饲料生产线两条,年加工能力4.1万吨。

该县大力扶持发展牧草基地,紫花苜蓿、热麦、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农作物秸秆饲草面积达到28万亩,人工种植饲草产量达到15.2万吨,基本满足了全县设施养殖所需,并外销至西藏、兰州等地。

甘肃龙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瓜州县城以东的石岗墩风沙口治理区,近年在抓好生态治理的同时,建设毛驴饲草基地,支撑产业发展。目前,已治理荒滩4.4万亩,通过工程造林、人工治沙,累计建设各类林地3.1万亩,改良土地1.3万亩,其中已完成人工固沙饲草基地8000亩。

该企业大力推广“龙麒模式”,牵手农户共发展,走合作共赢的路子。去年,已在梁湖乡、锁阳城镇的三个村启动“平台+合作社(农户)”托养试点,51户农户共托养孕驴及幼驴200多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还将用产业链增值收益再反哺养殖户,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性循环,多赢发展。

新闻推荐

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6月8日,瓜州县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时代美好生...

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瓜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