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三个关键区 再谈嘉峪关的发展目标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
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由亚欧大陆及周围其他岛屿组成,因此把亚欧大陆称为世界岛。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在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附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一名名副其实。但是,新疆只是中国的“西域”,中国的地理中心在甘肃兰州附近,古代文明的“中原”在兰州以东,当代经济的发达区在东南沿海。亚欧大陆的其他经济区也在沿海,如西欧各国、中东和地中海各国、南亚印度、东南亚各国等。联通这些经济区的商贸交通网络是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如果把亚欧大陆比作一个圆,沿海经济带是圆周,新疆就是圆心,从圆心辐射到圆周的半径就是丝绸之路。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而丝绸之路的兴起,又使新疆成为世界文明的交汇区。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新疆原名西域,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汉唐文献把玉门关以西、当时交通所能到达的地方都称为西域,有时特指南疆塔里木盆地。谁控制了西域,谁就掌握了东西方交通的核心区。
秦汉之际,蒙古高原的匈奴侵占西域、河西及河套,与青藏高原的羌族连成一片,威胁汉朝。汉武帝决定反击,拓展西疆。首先派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和西域,“凿空”了沟通东西方的西域道。接着收复河套,夺取河西,进兵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畅通。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属中国,丝路中道畅通。西汉末年匈奴再次控制西域,丝路中断65年。
东汉收复西域后,丝路北道畅通。班超出使西域,出任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丝路三道畅通无阻。奉命返回时,疏勒人“举国惊恐”,于阗人抱住他的马腿不让离开。班超任职30年的艰苦工作和卓越业绩是西域地区长治久安的典范。魏晋北朝300余年,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没有断绝,丝绸之路依然通行。
隋唐重新统一中国后,609年隋炀帝西巡河西,西域26国元首或使节前来会盟,伊吾(哈密)土屯设“献地千里”,开通了丝路新北道。唐朝的西域版图扩展到阿姆河、锡尔河、巴尔喀什湖一带,设置了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新北道整合了两汉开通的绿洲路和匈奴通往欧洲的草原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中华文明演进到了鼎盛期。763年吐蕃入据河西和西域,西域脱离中原王朝管制,丝路中断500多年。
五代、两宋的对外商贸主要依靠海上丝绸之路,经济重心也向南方转移。海上丝路起点泉州,过南中国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西洋(印度洋)到达南亚、阿拉伯和东非各国。海上丝路也开通于西汉,而兴盛于两宋,明代郑和船队七下西洋达到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之后由盛而衰,明代中期实行“海禁”,海上丝路衰落。海上陆上丝路同时并行,互为补充,有时互相代替,这条受阻就走那条。
13世纪成吉思汗崛起,蒙古骑兵横扫包括西域在内的亚欧大陆,建立四个蒙古汗国,蒙元王朝恢复了丝绸之路。明朝继续经营丝绸之路,但是基础不牢,因为明代西疆以嘉峪关为界,西域仍然是蒙古势力,而西域的和平稳定,与丝路的兴衰休戚相关。1494年西域蒙古汗国的后续王朝吐鲁番进攻河西,“闭嘉峪关绝西域贡”,丝绸之路衰落,直到2013年启动“一带一路”工程,时隔591年。明代西域再次脱离中央王朝300多年,直到清代雍乾重新收复西域,改名新疆。
丝绸之路衰落以后,经历了国家的封闭落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站起来、富起来,下一步是强起来,彻底摆脱屈辱和磨难。丝绸之路的兴衰,和中华文明的兴衰大体同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一带一路”伟大工程。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区
1000公里的河西走廊,是青藏高原向蒙古高原挤压褶皱而形成的一条沟槽状地峡,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兰州和亚欧大陆地理中心乌鲁木齐的连接线上,是中原和西域之间的“华山一条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顾祖禹说:“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想经略西域,就绕不开河西走廊,汉西域都护府,唐安西、北庭都护府,清伊犁将军府无不以河西为依托,都把河西作为重点经营的根据地。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地中海,长7000公里,这是一种简便说法,实际上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这张网的总钢就是河西走廊。西出河西进入西域,有四条干道和若干支道,南道于阗路,中道天山南路,北道天山北路,新北道草原路,四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西至欧洲、非洲,南至印度,北至俄罗斯,“随其所往,四处得达”。东出河西进入中原,也有多条道路通往全国各地。东西两头的路网都要汇集在河西走廊通过。
东亚各国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有些处于传统宗藩体系内,而由丝绸之路联系的中东、欧洲、南亚与中国属于不同文明,相互交往更能取长补短,因而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渠道,河西走廊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然而这只是中原汉族的观点,从全方位视野看,河西走廊既是东西向的丝绸之路,也是南北向的茶马互市,既是商品交换的通道,也是民族迁徙的通道。河西走廊位于中原与西域、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几大文化板块交界之处,是中国西北的大十字路口,民族迁徙的四方通衢。每当中原王朝强盛,就要打通河西走廊的东西通道,恢复丝绸之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河西走廊就成为蒙藏之间的南北通道。中国有许多民族通道,若论重要性,没有一处比得上河西走廊。历史上进出河西走廊的民族不少于40个,有中原的汉族,有西域的乌孙、月氏、粟特、突厥,有青藏高原的羌族、吐谷浑、吐蕃、回鹘、党项,有蒙古高原的匈奴、柔然、鲜卑、契丹等。留在河西走廊的有汉、回、藏、蒙古、裕固、哈萨克、土、维吾尔等8个民族,汉族最多。民间俗语“人挪活,树挪死”,民族迁徙是文明演进的推动力。春秋战国的迁徙融合和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开启了儒、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传统,促成了秦汉的大统一、大发展。魏晋南北朝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迁徙融合,推动了隋唐的重新统一和更大发展,中华文明的演进达到了鼎盛期。迁徙、发展,再迁徙、再发展,从未停止。
再从更大的视野看,200万年前人类发源于非洲,先迁徙到亚洲,再迁徙到欧洲,最后迁徙到美洲,遍布全球。8000年前由史前文明向农业文明的兴替发生在亚洲,200年前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兴替发生在英国所在的欧洲,30年前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兴替发生在美国所在的美洲。人类文明的新兴型态都出现在移民地区,“宅民”地区则保持着原有的文明型态。目前,非洲仍然是最落后的地区,亚洲多数国家仍处于农业社会,欧洲多数国家固步自封。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融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文明浪潮,绵延5000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过、始终传承下来的文明体系,再没有第二个。河西走廊这个民族迁徙的大通道,对中华文明的演进功不可没。
古代民族之所以选择河西走廊这条迁徙路线,是因为它能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依山、傍水、交换。首先是便于交通,两山之间的平坦走廊既便于行走,又能识别方向。其次是便于取水,人畜在定居和迁徙中都离不开水,祁连山冰雪消融而成的三个水系56条脉流,6大内陆河流入河西走廊,在大漠戈壁中造成片片绿洲,成为定居和旅行的重要依托。第三是迁徙中的民族有相互交换产品的需求,走廊东西向的丝绸之路和南北向的茶马互市,就是这种需求的产物。
历史上的祁连山和焉支山森林遍布,河西走廊水草丰盛,产粮不仅满足区内开发、过往商旅和国防需要,而且余粮东运国库 ,供养京畿。河西也是新中国的商品粮基地、甘肃省扶贫搬迁的目的地。联合国标准为干旱地区承载人口7人/平方公里,河西人口上世纪已达15人/平方公里,本世纪还在增加。人口超载一倍以上,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砍伐水源涵养林,超采地下水,工业碳排放,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来水减少,绿洲沙化,终端湖干涸,荒漠化蔓延,沙尘暴肆虐,石羊河、黑河下游已成第二、第三个罗布泊之势,河西完全变成沙漠也不是危言耸听。近年又在祁连山违法开矿排污,饮水安全告急。河西这个“一带”枢纽区,必须面对水危机,整治恶化的环境。
嘉峪隘口是陆上丝路的马六甲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东西长112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最宽处不足200公里,最窄处嘉峪隘口只有10多公里。如果把河西走廊比作一个修长的瓶子,乌鞘岭是瓶底,南北山是瓶壁,武威、张掖、酒泉三郡是瓶子的腹腔,敦煌郡是喇叭形瓶口,瓶口大张对着新疆。武威、张掖之间的焉支山是贴在瓶腹上的商标,酒泉、敦煌之间的嘉峪隘口是细细的瓶颈,《肃州志》称为“河西第一隘口”。两山之间,小者为谷,大者为峪,嘉峪南山俗称文殊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嘉峪北山俗称黑山,是北山向南突出的山体。两山夹峙嘉峪隘口,古代丝绸之路、当代公路、高速路、铁路、高铁、油气管道、西电东输都从这里通过,别无选择。把嘉峪隘口称为陆上马六甲,一点不过分。
“关,境上门也”,古人又称关为塞门,主要职能是“稽查商旅,验讫关文”,连带职能是防御外部入侵。丝绸之路的塞门是玉门关,嘉峪隘口“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乃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襟喉”,是玉门关址的最佳选择。嘉峪北山古称玉石山,有一条10公里的石峡贯穿山体,湖沼泉水常流,汉唐丝路就从这里依山傍水通过。石峡东口是出入玉山之门,《山海经·大荒西径》称之为玉门:“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公元前115年丝绸之路正式运营,西汉在玉门设置玉门关。之后移民关外,开发敦煌,公元前99年“分酒泉地置敦煌郡”,在敦煌西境古董滩设置阳关,为玉门关的前哨,调遣“酒泉玉门都尉”戍守,下领若干侯官,驻防各处。解读当地出土汉简可知,驻防阳关北面小方盘城的侯官,是“酒泉玉门都尉”的下属“护众侯”,名“畸”。嘉峪山的玉门关继续设防,为阳关后距。
《史记》三见玉门,两汉三史十见玉门关,每次上下文明示或暗示的地理位置都在这里。北朝文献把玉石山称为金山,玉门关“石门周匝”。唐代文献说:自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位置十分准确,实测正是这里。五代北宋文献四见玉门关,也说位置在这里,如“肃州西行一日至玉门关”。明清《肃州志》把玉门关称为石关儿或水关儿,石峡称为石关峡或水关峡,沿用至今。
玉门关的遗迹是玉石障,是一条封锁嘉峪隘口的汉长城,北起玉门关南山顶上,南至讨赖河悬崖,全长15公里,遗迹至今犹存。还有一堵封锁玉门关口的石墙,后来坍塌成一道石梁,本世纪初还很清晰,后来景区整修河道,被毁。玉门关口没有发现汉城堡遗迹,与《肃州志》所记“宋元之前有关无城”相符。
东汉初年战乱,“诏罢”敦煌郡和阳关,五年后又“闭玉门关以谢西夷之贡”。收复西域后,75年玉门关西迁小方盘城,为丝路南中北三道的共同起点。609年玉门关又东迁瓜州北境双塔堡,为隋唐新北道起点。763年吐蕃入侵,丝路中断,玉门关消亡。蒙元恢复了丝路,但没有 恢复玉门关。1372年玉门关又在嘉峪隘口重生,重新命名为嘉峪关,为明代丝路过境塞门。1494年“吐鲁番叛,闭嘉峪关,绝西域贡”,丝绸之路衰落,嘉峪关由商贸海关转型为国防边关,保存至今,为世界文化遗产。
玉门关是否初置于敦煌,是中外学者争论了一个世纪的公案。熟悉嘉峪隘口历史地理的嘉酒地区志愿者,在先贤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论证,得出了玉门关初置于嘉峪山石关的结论,多次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和引用。2014年,甘肃省历史学会和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又得到省内外专家的确认,市政府批复长城文化研究会,为西汉玉门关挂牌。但是,文化部门不肯定也不否定,旅游部门仍然把西汉玉门关标为“悬壁长城”,宣传部门不敢公开对外宣传,一些媒体不时重复玉门关初置于敦煌的陈词旧说,误导受众。
笔者拙文《玉门关是丝路第一地标,兼谈嘉峪关的发展目标》(嘉峪关日报2017年6月20日)提出嘉峪关市的发展定位,应该是以丝路两关文化产业为支柱经济的“一带”地标城市,也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城市,河西走廊的区域中心城市。一群中国移民的后裔,依托马六甲海峡的区位优势,打造了一个很发达的新加坡。来自29个省市区移民的后裔,依托嘉峪隘口的区位优势和丝路两关的文化优势,能不能打造一个更发达更文明的嘉峪关,首先是能不能跨过惯性陷阱,拾起文化自信。
新闻推荐
近期,瓜州县腰站子镇腰站子村村民告别了每天两个时段定时接放水的历史,陆续用上了安全卫生、压力稳定的自来水。“以前,一天只定时放两次水。为了储存水,家家户户备有大缸。今年,镇上为我们...
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瓜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