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串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 ——酒泉市“产”“管”并举实现农产品全程监管

酒泉日报 2017-09-05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郭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酒泉市从农产品的“产”与“管”入手,高标准、多维度严格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创造出了诸多经验,这一经验让酒泉市“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近年来,酒泉市坚持“产”“管”并举,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确保农村电商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从源头上把关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固本”

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生产是第一“车间”,源头安全了,才能保证后面环节安全。近年来,酒泉市积极从“田头”入手,从源头上卡住安全隐患,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固本”。

酒泉市通过搭建追溯平台,夯实发展基础,以规范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构建全环节大链条保障机制为主线,积极搭建农产品质量智慧监管及安全追溯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县、乡三级监管平台53个,企业追溯试点67个,全市投资配备电脑、农残速测仪、扫码仪、打码枪、拼接屏等追溯设备近300台(套、件),基本形成市、县、乡、村、企四级五层监管体系和“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共享共建、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智能监管格局。

从责任上严究

筑起质量安全的“防火墙”

为落实主体责任,酒泉市不断强化备案管理,按照抓主抓重的原则,对所有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全面推行重点生产基地备案管理制度。

目前,全市已对777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了登记造册,引导288家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企业通过追溯平台,录入监管检测数据近5万条,公示产品信息近4000条,出具质量合格证320份,检查记录350份,开具追溯码2000多份。

标准化生产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

推行标准化生产,是酒泉市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酒泉市积极推行标准生产,强化源头治理,致力于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积极倡导和宣传农药化肥减量化生产,加大农业生产环境和产地环境治理,加快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推进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健全完善农兽药使用管理、生产档案管理、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管理和产地准出管理(自律性检测)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严防生产不合格农产品。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场、基地近1000个,全市农业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

专项整治

扫除农产品质量安全“盲区”

要加强农产品监管,必须强化检验检测,强化专项整治。

酒泉市突出检验检测,强化专项整治,通过加大检测频次、数量和扩大抽检范围来增强检测监管的针对性。目前,全市开展省市例行抽检6批次,抽检806个样品,综合合格率100%,组织县、乡开展速测近1万个样品,合格率达99.1%,实现了“风险防控、隐患预警”的监管目标。

针对网络销售风险因子,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开展重点企业监督检查3期次,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预警处置能力。

全程追溯

多重制度捍卫“菜篮子”安全

酒泉市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全程追溯。为此,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积极推行基地上市农产品二维码标识管理和市场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及不合格产品退市管理制度,不断从投入品使用、标准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质量追溯、挂标销售、索证入市等关键环节入手,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使广大生产者在科学生产、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明显的规范提升,实现了基地与市场的无缝隙对接。

品牌培育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如何强化品牌培育,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酒泉市一直为之努力的又一目标。

酒泉市以认证“三品一标”为抓手,狠抓培育、推介、拓展和保护等关键环节,积极构建区域化农业品牌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品牌公信力。全市共培育注册农产品商标及品牌420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4个,认定产地12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占到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61.8%,先后培育酒泉洋葱、赤金韭菜、瓜州枸杞、敦煌李广杏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百佳食品生产的“洋葱颗粒”“番茄红素”以及玉门“祁连清泉”人参果、敦煌“敦垦御枣”等产品在农交会、绿博会上获得金奖,全市农产品知名度明显提升。

砥砺奋进的五年

新闻推荐

文明和风拂面来 ——市财政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荣近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建成省级文明单位后,把巩固创建成果作为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证,坚持文明创建不松懈,明确提出抓“财政收...

瓜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瓜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