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眼中的宁镇扬同城化:高铁去南京上班,骑车去扬州上学
1992年出生的王涵天是地地道道的镇江人,大学以前也没怎么出过远门,除了镇江,毗邻而居的扬州和南京就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在他小时候的印象中,南京是个大城市,逢年过节,家人会专门跑到南京购置物品。
2010年,王涵天考取扬州大学。和那些需要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才能到校的学生不同,王涵天说,“扬州离我家太近了”,学校到家距离21公里。以至于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周都会回老家,这和他在镇江上高中时的回家频率差不多。
王涵天告诉澎湃新闻,其实当地去扬州上学的同学并不多。“最多的是去南京的,周围大概有七八十个吧。镇江、扬州的学生都愿意去,一是南京高校资源丰富,离家又近;二是都处于江淮方言区,文化认同感强。”
镇江、扬州居民这种异地消费、求学的模式,是宁镇扬(编注:宁镇扬,即南京、镇江、扬州)同城化进程的一个缩影。而随着近期“《宁镇扬同城化》南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落地,宁镇扬同城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镇、扬先行融合
由于地缘上相对接近,镇江、扬州的融合走在了宁镇扬同城化的前面。最直观的感受是交通的通达程度。多位镇江、扬州当地人告诉澎湃新闻,和去南京相比,镇江、扬州之间的往返显然更加方便。
扬州和镇江之间很早就开通了城际公交,全程票价13元。王涵天在大学期间就经常坐这个车,花上一个多小时就能晃到家。“京口瓜洲一水间”,只要过了扬州的瓜州站,经过润扬大桥跨过长江,他就回到了镇江地界。
王涵天告诉澎湃新闻,他在扬州大学读书时还尝试过骑自行车回镇江:“骑了大概2个多小时。本来就那么点路,我同学也这么骑过。”
90后扬州人陈敏也有这种感觉:镇江和扬州同城化更明显一些。
陈敏在苏州上学,由于苏州和扬州之间没有直达火车,她每次回家都会先坐高铁到镇江,然后在镇江乘大巴或城际公交回扬州。
陈敏通常会选择大巴回扬州,票价比城际公交稍贵一些,但相对节省时间,而且往返两地的班次很多,不需要提前买票。对于陈敏来说,到了镇江,离家也就不远了。
语言的一致性也加深了两地居民的认同感。“我们大学是一个公共澡堂,会有大叔打扫卫生,大叔都用扬州话,能与我无障碍交流。后来我去了苏州读研,有一次也是去洗澡,迷迷糊糊跟苏州大叔说了一大堆镇江话,对方懵了。那时候我就很想念扬州,觉得我融入不进苏州。”王涵天说。
宁镇扬的同城化之路
实际上,在王涵天去扬州上大学的这一年,他的小伙伴去南京上学也已变得十分方便。当时,南京往返两地的汽车客运班车密度就已经达到了10-15分钟/班。
随着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在2010年7月1日顺利通车,镇江与南京的同城化也开始提速。沪宁高铁沿线设南京、仙西、宝华、镇江、丹徒、丹阳等站,从镇江站去南京,最快只需19分钟就能到达,比普通列车缩短一半时间。镇江被正式纳入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此后,随着宁启铁路(南京-南通启东)复线电化工程完工,扬州也走进高铁时代。2016年5月15日,宁启铁路动车组正式通车,沿线设仪征、扬州、扬州东站。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动车最快只需要48分钟。
镇、扬居民能切实感受到的交通便利来源于一系列规划的落地。2009年,南京、扬州、镇江就签订《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9月,《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出炉,这也是江苏颁布实施的第一个以“同城化”为主题的区域性规划。
在上述规划中,宁扬通道、宁镇通道、扬镇通道有了具体的布局。包括沪泰宁城际铁路、宁仪扬都市圈轨道、龙潭过江通道、宁句都市圈轨道、扬马线镇句段、瓜洲城轨过江通道、连淮扬镇铁路的规划都逐渐浮出水面。
2015年3月,南京出台《健全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加码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提出南京都市圈将创新宁镇扬社会管理体系,推进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协同发展。
而近期出台的《宁镇扬同城化》南京实施方案则是对3年前规划的进一步细化。方案提出,要力争年内开工宁句城际线(南京-句容城际线,句容市为镇江县级市),还将推动南京地铁2号线向宝华(宝华镇隶属于句容市)延伸。
高铁时代下的“双城生活”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以及轨道交通规划的逐渐完善,南京与扬州、镇江的通行时间大幅缩短。有人因此就选择了“在镇江居住、去南京上班”的双城生活。
90后姑娘王璐就是双城生活的践行者之一。当被问及这样做的理由时,王璐直言不讳:“因为比较便宜!”
她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在南京租房,想租一个干净一点、新一点、交通又比较方便的房子,一个月至少2000元,这还不包括每天吃饭、添置住房用品的费用。如果租得远一点的,上下班也很麻烦。况且到了周末肯定还要回镇江老家。”
于是,王璐选择了住在镇江、每天往返南京的生活方式。
每天8点20分,王璐准时起床,坐公交到火车站花费5-10分钟。赶上8点54分这班从镇江开往南京的高铁,20多分钟之后,她就能到达南京站。再坐上几班地铁就能达到公司,全程花费时间大概1小时15分钟。比起住在南京的同事,她还要快上15分钟。而这中间,镇江和南京的公交、地铁换乘,可以用一张金陵通卡“一刷到底”。
这样每天来回的花费也不高。王璐给澎湃新闻算了这样一笔账:镇江到南京单程的高铁票价是29.5元,动车更便宜,票价为22.5元。地铁单程按5元票计算,一个月22天工作日,往返南京的交通费用为1210-1518元/月。
不过,王璐也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样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家离镇江火车站很近,工作地点又在地铁站周围,下了高铁就能无缝换乘地铁。另一方面,公司上班时间较晚,10:30上班,她还能睡上一个懒觉。
同城化难在哪里
如果从2009年南京、扬州、镇江签订《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算起,宁镇扬的同城化之路已经走到了第8个年头。此间遭遇的难点不可谓不多:如宁镇扬通信资费一体化过来这么多年仍未真正落地、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开建五年才完工。
事实上,王璐的双城生活也没有持续多久:从2015年7月开始,仅维持了6个月。“可能愿意这样两地跑的也是一开始没打算在南京长呆,或者那种结了婚家在镇江的吧。我一开始没打算长呆,后来是因为结婚就回了镇江。”王璐说。
那么,同城化到底难在哪里?
2014年的规划曾提出过宁镇扬同城化发展面临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南京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宁镇扬综合竞争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不明显,技术转化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重化工业比重高,资源环境承载负荷大;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区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
2017年6月7日,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张鸿雁在南京栖霞区三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会做“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模式与建构”专题演讲时也表示,南京都市圈结构功能缺乏一体性,特别是交汇融合的一体性,这既有南京城市本身的内在原因,也有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外部环境原因。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张鸿雁认为,解决的前提之一是南京都市圈的整合创新发展和宁镇扬真正的融合型同城化。
张鸿雁提出,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模式必须进行有机化、差序格局化重构,在空间形式上创造“中心首位城市+核心扩散区+区域城镇网状结构”。其次,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最后,要解决同城化的制度设置问题,改变三个行政区各自发展的“离心化问题”,并用大数据管理宁镇扬同城化板块、打造国际城市商务商贸分工体系和品牌、创新城市中心功能、建设跨界新市镇。
目前,宁镇扬同城化正在持续推进中,个体也在期待出现新的变化。
其实,在王璐结束南京、镇江的双城生活之后,命运又和王璐开了一个玩笑。王璐告诉澎湃新闻,婚后,她的丈夫去了扬州工作,王璐又过上了双城生活。只是和往返南京相比,镇江往返扬州要更方便,开车也比较快。
“但是开车价格也不便宜,过润扬大桥要35元,往返70元,还不算油费,比当时往返南京的高铁还贵。”王璐笑着说,“听说同城化之后大桥就不收费了,希望如此吧!”
新闻推荐
本报瓜州讯(记者张革文)鲜红的枸杞摆上桌,飘香的蜜瓜堆成山。8月19日,为期两天的中国·瓜州第五届蜜瓜枸杞节开幕,吸引了全国四面八方的客商品尝瓜州枸杞和蜜瓜的美味,现场签约购销合同。瓜州县按照“...
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瓜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