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圈 ——瓜州县产城融合透视

酒泉日报 2017-08-16 11:17 大字

本报记者陈思侠

通讯员李娜

镜头一:身披朝霞、脚踩露珠。每天一大早,西湖乡城北村一组的蔬菜种植户王庭,就在自家的蔬菜拱棚里忙活开了。

作为城郊乡的蔬菜种植户,年轻的王庭就是依靠着4亩蔬菜地,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计。茄子、辣椒、西红柿这类家常蔬菜,每天除了去早市进行批发和零售,有近一半送进了便民蔬菜店。

“种蔬菜一年的收入算下来在1.2万元左右,这是家里收入的大头,此外还种了一些西甜瓜。”王庭说。

镜头二:早上10时左右,惠民蔬菜直销店尚城店的顾客络绎不绝,清早进店的大部分蔬菜已接近销售尾声。店主朱文兰告诉记者,经营该店两年来,每天都要进两批菜,才能满足顾客需求。日均销售额1800元左右,蔬菜量500多公斤。

瓜州县惠民蔬菜直销店属于渊泉镇项目办管理。“目前,我镇共建设惠民蔬菜直销店12家,物价局负责价格管理指导,具体由瓜州县乐源蔬菜和家佳鲜蔬两家销售公司负责运营,都在人口密集、农副产品消费量较大或中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布点建设。”渊泉镇项目办干部王晶说,惠民蔬菜直销店基本覆盖了全县各社区。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惠民蔬菜直销店准入、扶持、补贴、运营和管理体系,对稳价惠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惠民蔬菜直销店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及补贴办法:惠民蔬菜直销店的管理制度、卫生监管制度、诚信公约、销售承诺、物价员的工作职责五项制度,贯穿惠民蔬菜直销店从申请、建设、管理、考核等各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均能有据可循,做到公平、公正。而在每一家直销店,记者都看到收银系统完备,销售数量有据可查,确保了惠民蔬菜直销店的平稳运行。

“惠民蔬菜直销店经营的蔬菜目录品种至少应达到38种以上,在执行价格监测制度上,规定惠民蔬菜直销店每日应如实登记蔬菜购销台账,每个蔬菜直销店的销售金额以测算月销售的1.5万元蔬菜为基础,以实际数量计算总销售额。”王晶说。

记者了解到,依据惠民蔬菜直销店经营需要,渊泉镇与瓜州县蔬乐源、家佳鲜蔬两家蔬菜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瓜州县惠民蔬菜直销店合作协议》,2017年上半年,惠民蔬菜直销店共销售蔬菜80万公斤,经营的蔬菜品种有38种,蔬菜价始终以低于市场价格15%的差率执行(大肉低于市场价格5%),居民得到的实惠有28万元。在政策补助上,严格按照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副产品直销店建设的实施意见,经营的蔬菜平均价格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同类商品市场均价的15%以上。

“今年上半年,12家惠民蔬菜直销店销售额达116万元,惠及群众达2.6万多人,真正使广大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王晶说。

在渊泉镇邮电巷社区,记者在“爱心超市”里见到独居老人张桂英领取了毛巾和挂面等生活用品,留守儿童付永琪领取了铅笔盒、书包。对于腿脚不灵便、无收入来源的老人,不出社区就能领到免费的生活用品,留守儿童能够领取到免费的学习用品,爱心超市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爱心超市\’主要针对生活困难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免费提供的用品,一部分来自结对帮扶的单位捐赠,一部分来自爱心人士的捐赠。”渊泉镇党建办公室主任汪峰说。

记者在登记册上看到,几乎每个月都有领取的签名。

在渊泉镇,这样的“爱心超市”共有8家。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舒心,镇区有1600多名生活困难群众领取了“爱心卡”,领卡人可到超市和菜店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购买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兴起一方产业,建成一座新城。产城共融,使瓜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上以及便民超市、平价菜店、物流配送等方面,享有了一体化服务,也让群众有了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居民在惠民蔬菜店选购蔬菜

新闻推荐

又逢蜜瓜 成熟时

近年来,瓜州县不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至目前,全县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36个,其中,蜜瓜合作社63个,枸杞合作社72个,甘草合作社18个,养殖合作社130个。入社社员达1.25万人,带动农...

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瓜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