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看虎 绘画篇

渭南日报 2022-02-11 00:40 大字

卞庄子刺虎图《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卞庄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勇武闻名。一天,他遇见两只老虎在吃一头牛,准备刺杀猛虎。佣人却阻止他,说:“两只老虎在吃一头牛,牛好吃它们必然会争夺起来,一旦争夺,它们就会厮打,强大的一方不免会受伤,弱小的一方则会死去。您趁机上去刺那只受伤的虎,便会有杀两头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佣人说得对,便站在一旁静静等待,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了起来,最后一死一伤。卞庄子赶忙用剑刺杀了受伤的老虎,获得了杀死双虎的美名。 此图是从宋代遗存下来的古画,由于作品未留署名,尚不能确定作者是谁,有人推测是出自李公麟之手。李公麟笔下的马最出名。好朋友苏东坡曾经夸他:“龙眠(李公麟号龙眠居士)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

十虎三彪图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宋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余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以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彪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故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听猎人说,老虎带着三个幼崽过河,怕其中的彪把另外两只幼崽咬死,必须先叼着彪过河;然后把一只幼崽叼过去,再把彪叼回来;再把另一只幼崽叼过去,再回来叼彪。如此麻烦,就是怕彪把其他幼崽吃了。 从此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虎与彪的差异:虎虽凶猛,其相较温和,有花纹;彪更为冷酷,无花纹。 此图尚不确定作者是谁,朝代亦有宋元两说。

二祖调心图石恪五代之后,伏虎成为常见的纸绢绘画题材,此图为宋人石恪所作,一反唐以来人物画工笔细腻的调子,开写意水墨人物画的先声。

胤禛行乐图册刺虎狩猎刺虎是清初满族皇帝与皇子们的常见之举,雍正、乾隆皇帝均有刺虎图。此图的奇特之处是胤禛的穿着,他头戴西洋假发,着西洋装,俨然欧洲人的装束。

虎齐白石此图打破了传统以虎的正面形象面向观众的画法,但通过虎背扭动的身影仍可感受到其健壮与强悍。标新立异、画自己的真实感受是齐白石一贯的艺术主张。他为此自刻一枚“我自作我家画”的印章,以表明他在艺术创作中不但师古人、师造化,更注重创新求变,塑造自我风格。他曾劝诫其弟子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求他们做到神似形不似,而不是简单地承袭师法,否则其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群虎啸谷图张大千张善孖,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张大千画艺和名气都在张善孖之上,为了让其二哥独擅其美,故很少画虎。

虎张善孖

风林群虎图赵汝殷 虎画是明代宫庭绘画的流行题材之一。此幅8米长卷,绘制了威风凛凛的大小老虎共28只,虽姿态不同,莫不曲尽其妙。

骑虎财神像徐悲鸿此图上徐悲鸿自题:“画猫也是度平生,颇苦营营浪得金。请出赵兄无别意,虎(看)他骑虎好开心。癸未元日写本,淑华仁嫂供养。悲鸿。”题款中的“赵兄”是指民间传说中能够招财进宝的赵公元帅。

虎牧溪牧溪,法号法常,宋元之际的画家。他的画多流日本。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代表作《潇湘八景图》。

下山虎 榆林窟第2窟此图以俯视构图,着重刻画老虎眼睛的传神与全身动势。原线条大都脱落,只留下渲染的水墨。颇似近现代的水墨动物画,是敦煌晚期的画虎佳作。

(师铤 整理)

新闻推荐

过年的“文字游戏”

源于农耕社会的春节,是汉民族的文化标志和象征符号,负载了诸多涵义的民俗文化。贴春联、挂年画、剪窗纸、猜灯谜等,堪称是中...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