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医生”李晓洋:和风沙赛跑 为壁画“治病”

华西都市报 2021-11-11 03:46 大字

文物“医生”李晓洋: 李晓洋正在修复壁画。

1989年,李晓洋出生于甘肃省敦煌市,其爷爷是敦煌研究院壁画修复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云鹤,叔叔李波也是从业20余年的壁画修复专家,三代人渐次入行,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治病”。

2021年是李晓洋从事修复工作的第10个年头。经过敦煌研究院的历练,如今他已成立了工作室,昔日初出茅庐的新手,已是修复小组现场第一负责人。

“我们一直在和风沙赛跑,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比赛,但我们偏偏要逆天而为,哪怕和风沙斗一辈子,也要为后人留下不能复制的文明。”李晓洋说。

如今,这支“接力棒”传到了李晓洋手中,他说,为了保护历史的文明,李氏三代人一直在和风沙争分夺秒。

入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踏入文物修复圈

李晓洋从小在敦煌莫高窟窟区长大,长辈几乎都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当时我住的地方离莫高窟九层楼仅有60米。”在他的记忆中,童年就是跟随爷爷在各个洞窟看修复师修复壁画。

16岁那年,李晓洋去澳大利亚读书,2011年从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原本打算留在国外工作,但因护照到期,只好回到敦煌。

“我是被爷爷哄回来的。”李晓洋总是半开玩笑地说起自己踏入文物修复圈的渊源。2011年回国后,爷爷和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轮番找他谈心。在长辈眼里,他生在莫高窟,从小耳濡目染,又出国留过学,很适合接下文物修复的“接力棒”。

那段时间,李晓洋经常坐在小时候和爷爷去过的洞窟前,有时一坐就是一下午。他犹豫过,“我想继续出国深造,但爷爷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我属于这里,冥冥之中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

一天午后,爷爷对李晓洋说:“要不你试一试,实在不行再改行。”爷爷的这句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他松了一口气。但22岁的他一定不曾想到,这句“试一试”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

2013年,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李晓洋在爷爷的指导下,第一次“操刀”修复壁画。这次试手,其实是爷爷对他的一种认可。

就这样,李晓洋也成为一名四处奔走的文物修复师。

转变

在修复中磨炼心性

面“壁”也是一种修行

“我以前是个急性子,好动,后来才明白,壁画修复不能用时间来衡量。在不断的重复中磨炼心性,在打磨细节中精益求精。”在李晓洋看来,面“壁”,也是一种修行。

2016年年底,李晓洋作出一个重大决定——离开敦煌研究院文保中心,开一个壁画修复工作室。这个决定得到了家人支持,但他说,过程很艰难,但也成为他成长的又一个“催化剂”。

家里三代人修复壁画,李晓洋对自己的工作室充满信心,但很快就遭遇了“滑铁卢”,第一个难题就是招人。“修复师人才匮乏,学习文保专业的学生较少,学习壁画修复专业的就更少了。”李晓洋工作室招募的壁画修复师都是年轻人,有的学美术,有的学历史,有的学建筑……“成立工作室后才知道,要培养一个修复师至少需要8-12个月。”他说,2016年组建的第一支修复团队,仅培训就耗时8个月。

培训刚结束,团队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修复河北省石家庄市毗卢寺的壁画。“当时,毗卢寺的壁画状况不容乐观,因为酥碱病害严重,一块高40厘米、宽60厘米的壁画,仅干燥、脱盐处理、二次加固等多道工序,就耗时3天。”李晓洋回忆说。

毗卢寺的壁画总面积约185平方米,有508个画像,团队耗时两年才修复完毕。“当时觉得这项工作很枯燥。”李晓洋说,一天都坐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同样的步骤,有时要几百上千次,胳膊酸得不得了。每当怀疑自己当初的抉择时,他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爷爷的话,“好匠人不仅要有手艺,更得有信仰。”而正是这一句话,让他坚持到现在。

在壁画修复过程中,李晓洋也会把爷爷说的话告诉给工作室的年轻人。“比如‘医生’这个例子,爷爷常常把壁画比作病人,把修复师比作医生,修复师给壁画‘治病’,文物不会说话,所以更要有敬畏之心。”他说。

传承

修复师能做的

就是让文物保存得再久一些

坐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的觉皇殿是原明教寺幸存的精华部分建筑。据《金堂县志》载:明教寺建于明朝成化十七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7平方米。

明教寺觉皇殿梁枋画和北壁壁画,曾被石灰涂刷污染。今年5月,李晓洋带领团队9人来到青白江,对明教寺觉皇殿梁枋画及北壁壁画进行揭取和精修。

“青白江城厢古镇的项目会持续到明年1月。”李晓洋说,修复师能做的,就是让文物保存得再久一些,而时间恰恰可以证明修复师的工匠精神。

李晓洋说,每年,莫高窟的修复师们都会应邀帮助国内其他地方修复壁画,每个修复师都会有一个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的工具箱,箱子里除了装着自己常年用惯的工具以外,更多的是来自莫高窟的经验和技术。

“现在,很多修复师耐不住‘寂寞’,没多久就离开团队,我真希望直到退休前,我们的团队都还在一起工作。甚至可以一起组团,去看看自己当年修复的壁画。”李晓洋说,不管现实如何,至少想起来会很幸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闻推荐

游敦煌有感

青岛第四实验初中七年级二班许馨允千年敦煌被世人铭记。可在我过去的印象中,它并不美,因为那时我感觉它只不过是一片沙漠罢...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