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新“神仙综艺” 穿越大戏 《典籍里的中国》火出圈
牛年新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才更新了一期,影响力已足够可观。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2亿次;在抖音平台,正片剪辑的播放量已超1.1亿次。随着年轻观众为中华文化传承中“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生机与力量而热泪盈眶,典籍里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存于书斋和学术研究视野之外的独到观照。随着历史的生命力、文化的感染力与新技术的生产力相得益彰,秉持守护中华文明源源流长的初心,《典籍里的中国》正在树起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提供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 也照应典籍中的当代价值
顾名思义,《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典籍来讲中国故事,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节目选择哪些典籍,又如何呈现典籍?仔细拆解围绕《尚书》的90分钟内容,节目创作的题中之义渐渐明晰。
开篇,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进入戏剧场景,他在“现实空间”翻开“典籍里的中国”,又在“历史空间”中与古人对话。他的视角也是观众的第一视角,跟随之,一条时空隧道开启,人们一头扎进典籍内外的多重世界:1900年,莫高窟的藏经破壁而出;1910年,清学者们为在部分敦煌经卷中找到上古典籍《尚书》而激动不已;春秋末年,孔子正告知弟子们读《尚书》的重要性;又进入汉代,今人与一生守护《尚书》的伏生“对话”……
经创新的戏剧演绎,《尚书》的魅力、意义、传承,有了视听上的直观呈现。如专家访谈环节所讲,“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如“现实空间”里所言,《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誉,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中华典籍之一。又如“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交相辉映所点明的,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典籍不仅活在了电视荧屏,
也传递在不设边的互联网上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可相信的作品,显见的是创作硬件的升级。依靠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电视荧屏化作一个个“历史的现场”“故事的讲述场”,将艰涩的古籍化作有温度的想象、情真意切的场景。不为观众可见却是更为关键的核心内容,依赖于翔实的史料支撑。仅《尚书》一期节目,导演组就咨询了65位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资料达几百万字,戏剧剧本前后共历53个版本。
对于今天的传播场域,如果说创新与匠心是《典籍里的中国》被观众认知、认可的起点,那么能够联通古今情感的表达,是助力节目出圈的胜负手。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与家人护书的片段看哭了荧屏前许多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严禁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以亲情为链接点,荧屏前的观众瞬间与历史老人伏生通了情。古与今之间联通了感情,观众也更能体味,中华文明的“传承”看似宏大命题,但确乎一个个伏生的决绝、一家又一家人的跬步至千里。视听内容拨动了观众内心的弦,人们主动分享、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传播能量,便是情到真时的水到渠成。
节目尾声有段令人眼眶发热的对话。倪大红饰演的九旬伏生提问:“手机下载是什么意思?”得到回答:“我们现在把当年那一车车的书简全都上传到云端,所有人用这面‘小镜子’随时随地打开就能读书。”伏生回:“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
老人留下寄语,“《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穿越时空的隧道关闭,今天的观众无不心潮起伏。年轻人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手写的观看笔记,并附言:“古人以生命守护,中华文明才得以数千年从不曾断流,吾辈更当珍惜。”这便难怪,典籍不仅活在了电视荧屏,也正传递在不设边的互联网上。
CCTV-1综合频道每周六21:49、每周日10:18播出
施薇 据腾讯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金圣杰)2月3日零时,由公航旅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联合体牵头人投资建设的肃北至沙枣园一级公路正式通车运营,纳入全...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