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甘肃风景
赵望来
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甘肃诞生了一批独领风骚的书法艺术家,从东汉、两晋至明清、近现代,他们的身影跨越时空,熠熠生辉。他们在书法道路上探索求变,发扬蹈厉,成为甘肃书法艺术的开拓者、传承者;他们高扬的书法精神从黄沙漫漫的古代边塞,走向现代文明浸润的甘肃,形成了甘肃书法文化的独特风景。他们就是张芝、索靖、朱克敏、魏振皆等。
张芝:“临池”磨砺,书法巨擘引领来者
甘肃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有“汉三颂”之一的《西狭颂》冠绝古今,还有被誉为“草圣”的张芝声名远播。张芝出生东汉,自幼聪慧过人,并对书法情有独钟,在书法上临习非常刻苦,在当时已传为佳话。晋朝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此地为“临池”。这种勤学苦练的学书精神,不仅让他的书法精妙绝伦,成为后世楷模,还感染了整个陇右地区的书风,培育了一大批传承书艺的追随者,其代表作《冠军帖》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创造出了书法当中的“一笔书”,这种草书书写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并对历代书法家均有影响。连书圣王羲之都中年师承张芝,对张芝的草书推崇有加,在孙过庭《书谱》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我们从张芝学书过程中可以看出,他将书法艺术的开拓创新精神,较早地播种在了甘肃这片土地,并成为一座丰碑而屹立在中国书坛,闪耀着永恒的璀璨光芒。
索靖:黄沙边陲,养育书法铁骨精神
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在远离政治中心的甘肃,在文化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说明了本土文化深深根植于包容的环境之中,也浸透在世居此地名门望族的血液之中,索靖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索靖,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出身于显耀,其父是北地郡太守索湛,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张芝,他从小在这种环境当中接受着正统的文化思想,他在书法上留下的不朽名作《出师颂》,成为文化史的重要精神财富。索靖深得张芝笔法的精髓,其书追求险峻坚劲、内涵朴厚的艺术风格,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险峻。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让人联想到书法中蕴含着军人的铮铮铁骨,在风云际会之时总是大放光彩,还如张怀瓘评道“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使得书法赋予了生活的气息,虽鹤立不群,但彰显着坚韧的人格魅力,这些评价正和清代刘熙载所说的:“字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然如其人也”相吻合,充分体现了索靖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正是自己精神的写照,更体现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文化传承。
朱克敏:一介布衣,锤炼书学独特气韵
出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的朱克敏,今甘肃皋兰人,自幼攻读经史,博览群书,在陇右颇负盛名。身在清朝中晚期的朱克敏,始终没有如愿考取功名,却转型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书先生。正如他刻印所说:“乾隆年生,嘉庆秀才,道光优贡,咸丰教官”这成了他一生的生活写照。他诗书画俱佳,尤其以隶书成就最大,形成独具风格的“朱体隶书”。隶书即得《衡方碑》的庄重,又得《石门颂》的豪放,既有《张迁碑》的险绝,又有《曹全碑》的秀美,给人一种含蓄而不失恬淡之美,又有古拙而又静穆之气。就连当时与朱克敏结缘的名臣林则徐都赞誉道:“时轩好学书画,借笔墨糊口,陕甘上下垂青,文艺颇佳,兼工楷隶,余甚喜之”的赞誉。
与其他陇右书法家不同的是,一介布衣朱克敏,却以自身坎坷不平的人生阅历,锤炼出了远离喧嚣,脱离世俗的书法气韵,这种学艺境界难能可贵。他默默养志于翰墨,孜孜传承书艺于乡梓,直到灯枯油尽,坦然如斯。在陇右书法先贤中,朱克敏在清寒的人生境遇中,成就了一种别样的甘肃书法精神。
魏振皆:古朴拙劲,独步高标新“魏体”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之一,但各种思想文化不断地碰撞,产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文坛巨匠,他们著书立说,试图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时代,出生于晚清甘肃皋兰一个殷实之家的魏振皆,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步步走向了“以文育人”之路,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不仅是甘肃文化名人,更独步陇右书法高峰。
他东渡日本访学考察后,专注于陇右的教育事业,课余从事书法研究和实践,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风格,成就了他被世人所公认的华夏书坛巨擘。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学中兴,盖事推迁,不能自己也”所说,正是在尊碑贬帖的时代背景下,魏振皆打破了传统的魏碑写法,独树一帜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如他的挚友宋廓先生说的“我和振皆先生为忘年交,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功夫。单就魏碑而言,他的书法有《石门铭》之奇逸,《郑文公》之浑穆,《张猛龙》之精能,《张黑女》之峻宕……但仔细揣摩,其风神却与流传下来的各种魏碑迥异其趣。”说明他的魏碑书法具备创新求变的艺术特色,也达到了“寓奇险于平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藏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的艺术风格。其“凌空取势,笔笔呼应通神,字字潇洒”的审美格调,使得他的书风呈现出“空灵素朴,意态万千”的视觉效果。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与他的修养学识和苦练毅力以及开拓求变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言中评价:“他学书于古而不拘泥于古。他以魏碑的古朴拙劲为基础,吸收隶书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正体现了这一点。他经常以“布衣蔬食强筋骨,奇字高文冠古今”抒发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书艺志向,及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通过毕生勤奋苦练,达到独步一时的艺术标尺,成就他“不苟且”的治书态度以及从不草率的书法风格,造就了他在陇右艺术上不可逾越的成就。
纵观甘肃有代表性的书家,他们在探索书法艺术的艰辛道路上,传递了一种共同的信息,那就是游于书艺的甘肃书法精神。
新闻推荐
莫高窟第94窟窟前殿堂建筑日前启动修缮。项目计划于2021年4月完工。该项目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屋面...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