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厕所”,终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布一条题为“专坑游客公厕”的短视频,反映甘肃敦煌市境内一处专坑游客的“陷阱厕所”——厕所建在松软沙地上,停靠车辆易陷入沙土,拖车只能靠当地指定救援人员,且收费不菲。目前,公安部门已抓获涉嫌强迫交易的犯罪嫌疑人5名,其中2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著名旅游城市出现专坑游客的厕所实属不该,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景区口碑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要毁掉可能只需“分分钟”。此前一些城市被曝光存在各种宰客行为,结果无一例外地重创了当地旅游形象和相关行业发展。从曝光的视频看,上述“陷阱厕所”涉事人员粗暴对待游客,动辄发出人身威胁,俨然有一种土霸王的感觉。相关视频在短短两三天内播放量已经过千万,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前,这样的丑闻显然会影响游客目的地的选择。
尽管当地已及时介入调查,但仍有不少问题待解。比如,“陷阱厕所”早已存在,该地点还有“陷阱沙地车”“陷阱蒙古包”等游乐项目,都是引诱游客车辆陷入沙土后再索要高昂拖车费。并且,该处“景点”和相关人员此前曾因类似原因被相关部门处罚过。那么问题来了,项目这么多、存在这么久,相关人员改了再犯、顶风作案背后,有关部门有无执法错位、缺位?涉事“景点”就开设在公路边,按说不难发现其存在猫腻。
再如,沙地车等游乐项目一般需要特殊的资质审批,也就是说,对涉事“景点”日常活动的监管,可能还涉及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具体干了什么?是有分工还是大撒把?除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严惩外,对当地监管部门履职是否到位也要一并查清楚。如果总是靠舆论“鞭策”才肯挪动几步,那么很多工作怕是都要搁浅。目前,案件还在侦办中,相关部门也已公布了征集相关线索的方式,相信当地会给公众一个具体、满意的答复和交代。
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在任何时候都是旅游行业从业者应该遵守的底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这更关乎旅游市场振兴、恢复往日活力和营收水平。在倡导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语境下,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经营行为、尊重游客权益,才是长远之计。竭泽而渔、霸蛮用强,最终只能坑死自己。
今年“十一”假期是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个长假,同时叠加了中秋和国庆,不少旅游业者对此格外看好。上述“陷阱厕所”事件无疑为敦煌旅游业打上了一个大大的负面标签,也给其他地方的旅游景区敲响了警钟,只有尽快填平类似“陷阱厕所”的坑,同时防范其死灰复燃,才能以更健康的姿态驶入旅游市场红海。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栎)9月15日,记者从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以“览黄河风情品精...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