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厕所”事件,为国庆黄金周拉响预警

新京报 2020-09-17 00:39 大字

■观察家

国庆黄金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旅游行业的一次重大压力测试,抓住了机遇就能够“柳暗花明”,但任何一起“陷阱事件”也可能让整个旅游地因此蒙尘。

近日,敦煌“陷阱厕所”引发舆论关注。不法分子以路边厕所为饵,诱导路过车辆驶入厕所前松软沙地受困,借机强行索要拖车费,并阻止他人救援。

舆论发酵之下,相关方迅速采取了系列针对措施。9月15日,敦煌市公安局抓获涉嫌强迫交易罪的嫌疑人5名,其中2人已被刑拘。当日下午,涉事经营场所“陷阱厕所”被拆除。16日,针对“陷阱厕所”事件,敦煌开始为期40天的旅游行业专项整治。

敦煌是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游赏石窟文化,体验大漠风情和近距离接触特色民俗为许多游客所向往。此次“陷阱厕所”事件,以满满的套路突破了公众的容忍底线,唤起了公众对“天价海鲜”“欺诈购物”等过往一系列侵犯游客权益行为的不快记忆,无疑给敦煌的旅游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当地展开专项整治,也是刮骨疗伤。

如果借用海恩法则,把“陷阱厕所”事件看作是一起严重事故,那么在此次事故之前,想必已经有了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无论是不法分子还是监管方,显然在此之前还抱有侥幸心理,最终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如今,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旅游信息的通达,游客对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水涨船高,更难以容忍侵犯权益的行为。

特别是今年,国庆黄金周将至,这是疫情之后的一个重要节点。艰难度过寒冬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对十一抱有不小的期待,将之看作是对冲疫情损失的重要机会。而很多游客,更是在兴致勃勃地规划着疫后的第一场长途旅行。

可以说,国庆黄金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行业触底反弹的重要节点。对于下了一番决心出门旅行的游客而言,此刻对公共服务、旅游环境和产品服务的感知更敏感,也会更苛刻。

如果旅游产品服务的供给方未能满足游客期望,甚至依然秉持“能宰一拨是一拨”的理念,不在服务品质提升上下功夫,而是希望用套路浑水摸鱼,那么,玩套路者肯定会遭到反噬,套路越多,反噬越深。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旅游行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这些年一直在“进化”。供给端上,网红景点、新旅游模式层出不穷,旅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需求端,掌握了信息主动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价格体系越来越透明,游客再也不是人生地不熟的“待宰羔羊”,那些宰客的“小把戏”,必定要翻车。

因此,扎实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才是提高口碑的唯一办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产品都需要有更多的高质量供给。

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事实上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相关方的一次重大压力测试,各地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疫情防控是否精准有效、监管是否覆盖到了全域、经营模式是否创新可持续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安排,不能得过且过、能宰就宰了。

“陷阱厕所”事件实际上已经提前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给各地敲响了警钟,各地当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毕竟,在当下节点,旅游业能“遇到”这么一个黄金周,太不容易了。

□杨劲松(旅游学者)

新闻推荐

敦煌开展旅游专项整治 将建从业者黑名单

扫码观看视频昨日,甘肃敦煌市针对“陷阱厕所”事件,开展为期40天的旅游行业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景区、沙漠露营基地...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