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回归故里

兰州日报 2020-09-03 03:30 大字

《引路菩萨像》复制品《二观世音菩萨像》复制品观看展品观展拍照

百年来,敦煌流散海外文物一直是国人之殇,它们的命运也持续受到广大考古工作者的关注。9月1日上午,在志愿者表演的古典舞与敦煌舞的音乐声中,由兰州市文旅局、酒泉市文旅局、酒泉市文物局共同主办,兰州市博物馆和酒泉市博物馆承办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出的“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以“传播文物价值、展现中华风采”为主题,内容选自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复制了敦煌藏经洞流失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等历代绢画纸画、麻布画和经卷等各类文物共130余幅,让珍藏在其他国家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以复制的方式回归故里,让曾经的“唯一”,变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打通解读“敦煌学”的跨国之路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16窟甬道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藏经洞(即后来的17窟),诸多珍宝重见天日,洞内藏有公元4至11世纪初的文献、绢画、纸画、法器等各类文物,共计五万余件,所涉领域之广、学科之博、信息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自从1907年以后,以英国斯坦因为首的一大批外国探险者发现了这里的无数珍宝之后,藏经洞的宝藏开始大量流散于世界各地。100多年来,无数中国学者都不得不漂洋过海,去国外博物馆研究本国国宝,无法一览敦煌遗书的全貌。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敦煌学在中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众多精美的流失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品通过各方的努力最大程度得以“复活”,从而打通了解读“敦煌学”的跨国之路。

展出精品美轮美奂

本次展览的海外回归文物复制了敦煌藏经洞流散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等历代绢画、纸画、麻布画和经卷等各类文物。酒泉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纪雅楠向记者着重介绍了几样此次展出的代表性展品。

其中之一是《二观世音菩萨像》复制品。此画是观音信仰在敦煌佛教徒间盛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朝恢复对敦煌的统治权以前,即781年至847年间制作。一眼望去七三开结构的二身菩萨,除了鼻子形状等细部的表现外,只有手持物和肩上的天衣颜色不同,其余表现都是像照镜子一样的对称姿态。再看二身像的脚,均稍大,稳稳踏在莲瓣上。其腰部稍扭向前,本来双方的手应并排在同一高度,由于在装裱时左边像被贴在稍微高的位置上,所以左手稍高了一点,这点从左边像“手持黄色花和两片叶子”细节可判断出。

纪雅楠说,图中上部有愿文,明确表达了捐献此画的人的祈愿。此图也是藏经洞男相观音的代表作,细查脸部描写,相当密的胡子和稀疏的鄂须都是赤茶色的,与其它的观世音菩萨通常卷曲的绿色胡须完全不同,皮肤使用的晕染技法和颜面细部墨线的精密描写都非常显眼,是此次展览中的珍品。

另外一幅是《引路菩萨像》复制品。记者看到该展品表现的是在紫云霓雾中,具有女性美的引路菩萨戴化佛宝冠,右手持长竿幡担于肩头,左手持柄香炉,脚踏莲朵,乘云而行,看起来精美异常。纪雅楠说,《引路菩萨像》出自五代(10世纪初),此图色泽鲜丽,特别是贵妇的描绘极具功力,具有鲜明的仕女画风格,发饰与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相似。

传播文物价值展现中华风采

敦煌流失宝藏虽然作为物质文本已流散海外,但其中蕴含的佛教真意和人文精神,永远不会被他人所夺。酒泉市博物馆馆长王杰元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展览,希望能让更多艺术爱好者及中外学者欣赏到流散海外的敦煌艺术珍品,通过精美的展品重返历史,一起感受敦煌文化深厚的底蕴,传播文物价值、展现中华风采。此次展览同时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研究、临摹敦煌艺术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更为普通观众欣赏海外流失艺术珍品打开了一扇窗户。

兰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郑炜告诉记者,流散国外的敦煌文物是敦煌文化的血脉与手足,更是让我们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与牵挂。展览的目的、初衷和意义,是加强博物馆之间的深度合作,共享文物藏品,让广大观众能享受到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利用。我们也期待更多学者、艺术工作者能通过此种方式欣赏到流散海外的艺术珍品,通过时间隧道,返溯历史,与古人对话,倾听文物的诉说,进一步解读国际显学“敦煌学”,从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图由酒泉市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米薇的最后一封家书

■蓝棂儿一场雨下来颤抖的山扯过一卷云盖在山脊长城卧在云中温暖守过城的沙场和战魂风轻易避开云朵,翻越祁连山脉吹过嘉峪...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