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移风易俗新风扑面来

甘肃农民报 2019-12-03 00:52 大字

本报特约记者 张晓亮 通讯员 张雪婷 “这几年农村彩礼不断上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风气盛行,一场红白事要花掉近一年的积蓄,不少农民抱怨负担不起,但又碍于情面硬撑着。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践行的事。”敦煌市红白事移风易俗促进会副会长薛治财如是说。

薛治财,今年62岁,1980年3月参加工作,从事教师职业,2018年3月退休。作为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退休教师,他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当看到农村大操大办红白事的风气盛行,他产生了强烈的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想法。适逢敦煌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宣传劝导作用,薛治财积极响应,联络刘永贤、王有文两名同志,精心策划,悉心组织,积极申报。2018年10月23日,经敦煌市民政局审核批准,由50余人组成的敦煌市红白事移风易俗促进会正式成立,在红白喜事中倡导“八提倡八反对”,引导群众杜绝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红白事等,倡导勤俭节约新风尚。

移风易俗促进会是一个服务型组织,不仅为群众的红白事制定标准,倡导文明新风,也为群众的红白事提供各种服务与协助。在操办红事时,倡导婚事新办,简化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举办节俭、喜庆、文明的婚礼,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尽量少花钱、办好事,让群众看到移风易俗实实在在的好处。操办白事过程中,坚持文明理事、节俭办事。用“感恩父母、缅怀先辈”的遗体告别仪式取代“披麻戴孝”的出殡仪式,在治丧过程中,用可以重复使用的丧葬用品替代“所有丧葬用品”一烧了之的陋习,既让群众表达悼念亲人的悲痛心情,又防止污染环境,传播文明、环保的丧葬新理念。

2018年11月13日,薛治财带领促进会成员为敦煌市七里镇李家墩五组李全军家办了一场乡村家庭婚礼,整场婚礼简洁、喜庆,为主人家节约了3千多元经费,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以前碍于面子,不得不大操大办,现在不再攀比,没有了面子压力,一身轻松。”李全军高兴地说。

2018年12月4日,促进会为敦煌市肃州镇村民陈兴荣治丧,整场葬礼没有披麻戴孝、没有敲锣打鼓吹唢呐,没有扬幡招魂,孝子贤孙胸戴白花,臂戴黑纱,在庄严、肃穆的哀乐声中,家属、亲友向遗体三鞠躬,缓缓地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整场葬礼庄重、简洁、文明。由于主人家家庭经济困难,促进会给他们减免了治丧费、冰棺费、丧葬用品等费用2000多元,整场葬礼事主家只花费了2300元。“以前办丧事,一般家庭都会搭棚设宴、摆流水席,摆得越多、出手越阔绰就越显得子女孝顺。现在这种即节俭又文明的方式和故人告别,值得推广。”陈兴荣的亲属说。

促进会成立以来,先后为群众办理红白事30多次,为群众节约资金3万多元。薛治财说:“促进会为大家办红白事,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群众卸下了经济和精神负担,切切实实体会到了移风易俗的好处,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破陋习、树新风中来。”

新闻推荐

“小积分”兑出美丽乡村新气象 敦煌市“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和“学习强国”平台有效结合

本报敦煌讯11月26日,敦煌市10个“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正式启动运行。敦煌市将“学习强国”平台积分兑换和“巾帼家美积...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