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敦煌 写出少年中国的气象
二十年前,两个少年,一起从兰州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在敦煌停留。他们在牧人家吃过饭,穿越祁连山、柴达木盆地,绕过德令哈、青海湖,用足迹在干旱炽烈的大地上画下一整个大圆。中间历经风雪,遭遇车祸,也看见了生死。
其中一人从此风格大改,文风、字词、审美皆为西部重新塑造,出版散文集《山河袈裟》,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另一人更直言自己就是“西部的儿子”,多年来持续不断“用文字供养着敦煌”,其新作《敦煌本纪》入选第十届茅盾文学奖10部提名。
他们分别是作家李修文和作家叶舟。11月11日,李修文、叶舟与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以“长歌高踏,跃马边疆”为题展开精彩对谈,用文学的力量发掘全新而劲拔的敦煌。此次分享是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11月11日,李修文(右)、叶舟(中)与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左)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以“长歌高踏,跃马边疆”为题展开精彩对谈。摄影 魏玮
“敦煌是我前世的宿命”
叶舟从诗歌起步,人称“校园诗人”。然而对他来说,仅仅是写些无病呻吟的句子、歌颂“长发飘飘的异性”还不够,不足以满足他热切的创作欲求。
直到他遇到敦煌。叶舟说:“我一看见敦煌这两个字,就知道它是我前世的宿命。就像孙猴子一样,我再怎么跑,也跑不出如来的手心。”
他将敦煌视为一生的命题。多年以来,陆续出版了《大敦煌》《敦煌诗经》《丝绸之路》《蓝色的敦煌》《敦煌卷轴》《敦煌短歌》《燃情岁月》等一系列作品,体裁涵盖短制、抒情诗、长诗、诗剧、散文等。
2000年的大年初一,在莫高窟千佛灵岩下,叶舟发愿要为敦煌写一部长篇小说,释放自己狂烈的野心。这次他说:“我一定要把自己写开、写嗨,一定要把自己的词汇表天翻地覆重新筛选一遍。”
于是,惯用的熟词一滑就过,成语则坚决不用。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就像“祁连山横亘眼前”,中途几次差点放弃。“不过,或许是敦煌知道我在为它写一本供词,所以在冥冥之中成全了我。”他写成了《敦煌本纪》。
在叶舟看来,每位作家、诗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疆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字版图。“它们在写作、在成长中慢慢丰富,在失败、痛苦、挣扎中一次次修改。几年过去,内心的版图可能扩大,也可能收缩了。”
李修文认为《敦煌本纪》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华语长篇小说之一。“无论是文法气度还是对西部中国的重新塑造,这本书打通了古代和现代的壁垒,在融入现代精神的同时,召唤着一种久违了的、具备某种源头意义的文学气象,将两者结合得美轮美奂,充分体现出一种正大庄严之气,提供了中国文脉在当代如何掘进与光大的一条深具启示意义的道路。”
李修文说,《敦煌本纪》是一本大书,也是一部可以被我们这个时代所亲近的书。每个人都可以突破门禁得以进入,像书中人一样,找到一条安身立命之路。“它既严丝合缝,又有一种混沌庄重的力量,时刻等待读者找到自己的入口。”
《敦煌本纪》由译林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
西部文化的向东注入是一次“文化输血”
在李修文看来,不能简单把《敦煌本纪》放在地理架构中去看待,讨论“有着人性人心的敦煌”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敦煌本质上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甚至每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它是我们的出处,我们的来历。就像100年前鲁迅先生站在文学的维度向世界提示,中国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也许,在今天,当所有坚固的东西都在发生分裂的关口上,《敦煌本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眺望源头、重新内观自己的文学契机。”
何平认为,如果没有西部文化不断向东输入,整个中国文化会显得更加局促、狭窄。“正是因为有那种神性的、遥远的、狂野式的文化注入,中原文化才能形成现在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代“凿空”西域其实是对中原文化的一次“输血”。”
“我们现在谈西方文化都在指向欧美国家,但西方不止欧美。还有一个“西方”被忽视了,那就是传统文化中的西域。”何平说,如果能把传统文化中西方的部分重新拿过来,我们的整个精神气质都会变得不一样。
李修文相当认同这一观点,他以自身为例讲述了西域之行对他的“塑造”。
二十多岁时,他还处于“青春期写作”阶段,笔下充斥着小桥、流水、情爱。而那次与叶舟的西域之行彻底改变了他,让他从亲身经历中重新碰触了一个更新鲜、更有重量的世界。“客观来看,我今天的作品里头有戈壁气、荒原气、飞沙走石气,这种变化是我在跟河西走廊的碰撞中以身试法,拿身体、遭际、命运求来的。”
“在戈壁,即便是飞沙走石也是干干净净的,我在那里体察到了世界上最根本的干干净净。它不粘稠,拔刀相向,又一笑而过,那就是叶舟一再赞颂的少年气。当它灌进身体以后,我重新做人了,和天地万物迎来了一个新的打通、连接。”
李修文坦言,“如果没有叶舟,没有河西走廊,没有敦煌,没有更遥远的阿克塞、德令哈,我会是另外一具文学躯体。”
《敦煌本纪》想写少年中国的气象
叶舟始终对敦煌怀有少年初恋般的情意,在他看来,作家的写作分为两类:一种是青春期写作,而另一种是青春写作,即少年写作。
“比如有些人你看他很小,上初一初二,但已面色苍黄,苦大仇深;还有一些人苍然老夫,却仍怀着一颗少年的心。鲁迅先生到死都是一个“少年”,他对字词的选择、对世界的看法,那种恩怨分明的立场,他一直怀着一颗少年之心。”
叶舟正是想借助敦煌写少年中国的气象,写秦汉以来中华大地上最原初的那股精神。他相信《圣经》中的那句——“只有旷野上才有神”,他想通过边疆重新发掘“神灵的存在”。
“我写了将近一百多篇中短篇小说,有婚外恋,也有亲子教育,有家长里短,但我从来不痛快。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时,我的头是低着的,但一写诗我就能抬起头来。我看见了神灵,繁星密布的天空,看见了少年气。”
他介绍道,中国历史上对西域的开发总共有三股力量。一股是军事力量,就是班超、霍去病那些人;一股是文化力量,是诗人,他们共同构筑了人们心中对西部的想象。还有一股力量是“求法僧”,像唐玄奘一样西天取经。
对他而言,早期中国的面目是清晰的。“他们鼻梁高耸,长发飘飘,是一群少年模样。他们一起为后世的人们缔造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词汇叫汉唐。”直到明清闭关锁国,中国从一个少年逐渐变成臃肿的、油腻的中老年形象,雪鬓霜鬟,老眼昏花。
“所以,我们谈论少年中国一定是谈论当年的春秋之气、汉唐之气,那些百折不挠,那些血脉偾张,对远方的地平线无限好奇,渴望伸手去触碰、摸索。”在叶舟看来,那时的少年心中还有“天下”这个概念,他们的血是烫的。
“如果说,敦煌以及河西走廊,包括那些沉痛的历史,是一片遥远而斑驳的 “锈带”,那么现在的 “锈带”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而《敦煌本纪》要做的,不过是把天下、少年、血勇、担当、正义、温情这些词擦亮而已。”
新闻推荐
11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研修学院主办的全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培训班、动画创...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