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与乡情
张生勇(成华区)
我母亲做菜手艺通常不太好,但她做的凉菜,一家人都喜欢。做法挺简单,蔬菜用盐腌制或者汆熟后加糖、醋、酱油和盐拌好,再随意加点红油或香油。而另一种干苕菜,就只有我喜欢了。这种菜是苕菜(川西北冬季田间的一种植物)的嫩叶晾干得来的,用来煮粥很好,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可惜好几次我带回家,最后都被妻子扔掉了,说是吃不来,觉得有点猪草味。
以前在一家报社上班,有同事是重庆人,口味野、吃得辣。大家一起吃火锅,吃到一半他就开始吼“老板儿,加一瓢料过来!”这个料,就是兑好的火锅汤料再加一层辣椒花椒。等这瓢料下去,他才满意“这个味道就巴适了!”结果其他人都被辣得跳。也有吃得不那么辣的,我女儿吃火锅,几筷子下去就开始喊辣,嘴唇绯红,不断地喊递醋给她。我又吃两筷子,不辣啊!加了醋,酸不拉唧的,咋个吃嘛。
对辣的感受真是因人而异,因地域而异的,有的人一点点辣都不能吃。到西北旅游,我们在敦煌找到家川菜馆,要了一份炝炒藤藤菜,隔桌一位仁兄要了份宫保鸡丁。我刚下筷,就听他在那边喊“太辣了,我说过不要太辣的!”饭馆厨师是我的老乡,德阳人。他觉得很无辜,这菜明明是荔枝味(川菜味型,偏甜酸),几颗辣椒花椒提个味,怎么就辣了?
江浙一带嗜甜,好多菜都喜欢加点糖。杭州出差6天,酒店饮食以外,我最喜欢的是西湖边的知味观。因为这里小吃多,什么猫耳朵、东坡肉、醋鱼、片儿川……但几天下来还是扛不住,觉得胃里都是甜的,腻得慌。
有人会对陌生的口味生出担忧。一个朋友去泰国,除了行李,还特地装了些榨菜。为啥要带榨菜呢?我很奇怪。结果她说是怕吃不惯。但我到哪里都不带,理由是抱着尝试与欣赏的态度,才能发现更好的食物。其实不止食物,一切新鲜事物,只要你放下习惯去了解它,都可以发现积极的一面。
当然,太极端了也不成(特指口味方面)。我们在雅加达附近的spea岛上,连续两天吃烤鱼和炸鸡块,就不太习惯。这个烤可不是国内的烤串,有各种辣椒香料调味。它只是在火上烤熟,简单调味就吃。炸和煎也很腻,变化又少,今天是烤鱼炸鸡块,明天是炸鱼烤鸡块,吃得人都快炸了。所以一到雅加达市区,大家赶紧去中餐馆吃一顿。相比之下,印尼人简直太习惯了,街头小车上的炸鸡块、烤鱼块很受欢迎,加上米饭就着一杯水吃得津津有味。
对大多数人来说,口味就是家乡味。三两日不吃还好,再长一点便会想念。隔得越远,时间越久,想念更深。这种情形,只要看看中国人过春节就会了解。一个个全都归心似箭,嘴上说着想家,其实心里面必定还要加上老家某条街巷或者某位亲人做的好吃的。有人调侃说“与其说是思乡,还不如说是想吃的”,我觉得是这样的。归家的路上,江苏人想念烫干丝,广东人想念早茶,新疆人想念大盘鸡,东北人想念杀猪菜,四川人自然是想念火锅……
在国外的人就更不得了,只要是老家的,白米饭疙瘩汤都好吃。
想起我们在印尼的最后两天,因为吃了太多炸与烤,就计划换下口味,去尝一下脏鸭餐(其实也是炸)。结果半道听说有家川菜,大家马上改弦易辙:走!吃川菜。回锅肉、烂肉豇豆、麻婆豆腐……满满一桌下来,心满意足。到了第二天又觉得不过瘾,买了火锅底料,现买食材,硬生生煮了次火锅来吃。好,可以收拾回了。毕竟有火锅的地方,才是家啊!
新闻推荐
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完成增加值1305.79亿元 同比增长6%
本报讯据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全省十大生态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十大生态产业稳步增长,完成增加值...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