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兰州

兰州日报 2019-10-15 23:36 大字

付秀莹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示兰州市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扩大兰州旅游人文风情及文化影响力,以名家角度看兰州文化旅游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动兰州市的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9月26日至30日,市委宣传部、香港商报共同举办了“‘精致兰州’——中国著名作家金城行”活动,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围绕兰州市的文化历史资源、名胜古迹、人文风情等进行实地采风,借助他们独特的眼光和感悟,用文学艺术和语言形式宣传兰州巨大的文化内涵,让兰州文化、民族风情走出甘肃、迈向世界。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本次采风活动中作家们创作的作品。

对兰州最初的想象,是因为我故乡的邻居,也是我本家的一个哥哥,出了五服的,却因为两家毗邻,走动多,倒格外亲近。忽然有一天,据说他去“外面”了,做生意。我是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个“外面”,就是兰州。大人们兰州兰州的,挂在嘴上。兰州这个词,用家乡话说出来,尤其动听迷人。对于一个乡村孩子,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兰州,作为外面世界的象征,更平添了神秘的遥远的气息,叫人生出无限的神往、期待和与猜测。

好几次有机会去甘肃,敦煌,渭源,张掖,天水,竟然都错过了。或者是时间冲突,或者是临时有事,未能成行。从此觉得,甘肃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兰州,作为甘肃的首府,更是令人觉得辽远,仿佛天边的云彩,只能遥遥地看着,像看着一个不可触摸的梦。

这一次,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随着作家采风团一行,有机缘深入兰州的内部,抚摸一座城市的肌理,感受一座城市的体温,聆听一座城市的呼吸和心跳——终于到兰州。这真是得偿所愿了。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是深秋的气息。大西北的秋天果然是不同的。秋风飒飒,有苍茫而深沉的凉意。在下榻的白云宾馆,推窗便是滔滔黄河横在眼前。金色的秋阳下,黄河水是如此浑浊,浑浊得令人震动。或许,正是这浑浊的黄色,才赋予了黄河的恢弘气势,成就了黄河的雄阔气魄。长天上,白云朵朵在暖阳中从容飞渡。河岸边,五星红旗在金风中猎猎招展。见惯了华北大平原的一望无际,这大西北的雄浑壮丽,给人以精神的冲刷,心灵的悸动以及审美的震撼。汩汩滔滔的黄河水呀,我们的母亲河,她从兰州城流过,默默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深情哺育着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

次日,参观著名的中山桥。这座铁桥横跨黄河,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桥梁,中山桥已集实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古老的中山桥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遥相呼应,成为兰州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漫步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白杨挺秀,垂柳依依,有人在跳舞,有人在闲坐,更有人举起相机,把这静谧幽雅的良辰美景永远定格成历史的一瞬。黄河母亲雕像静静伫立在黄河南岸,秀发飘拂,神态安详。怀中的婴孩则举首憨笑,顽皮可爱。黄色的花岗岩材质,象征着黄色的黄河水,以及中华儿女的黄色皮肤,而粗粝坚硬的质感,则寓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经历的历史沧桑与山河巨变。

在兰州市城市规划馆,我们看到了气象万千的城市规划整体图景,目睹了兰州这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兰州人民正在亲手描绘一幅气势恢宏、五彩斑斓的壮丽画卷。在水车博览园,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果然名不虚传。在文溯阁,我们看到了四库全书的真实面貌,拂去岁月的风尘,历史文化的光彩熠熠生辉。在兴隆山,我们沿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足迹,一路思索,一路追寻。在榆中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我们看到一条平凡山谷发生巨变的奇迹,在佛慈制药厂,我们领略了中医药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神奇魅力……

那天晚上,夜幕降临时分,华灯初上,兰州城平添了一种神秘幽深的气质。坐在船上,看夜色笼罩下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秋天的夜晚,风已经凉了。水面上腾起薄薄的雾气,深锁着一河的苍茫寒烟,被点点灯光照耀着,有了丝丝缕缕的温柔的情意。璀璨的灯光,映照出两岸的白塔铁桥,光影变幻中,水波澹澹,涟漪满河,看得久了,带给人迷人的恍惚和甜蜜的眩晕。仿佛,这黄河水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种动人的母性的气质,宽阔,温暖,包容,深沉,她缓慢但有力地流淌着,在船舷处激起银色的跳跃的浪花。夜空深邃,看不见月亮,也看不见星星。灯光映着波光,山色与水色交融,兰州城美丽得无可比方。有人在唱歌,《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激越深情,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一船人都渐渐静默下来,仔细谛听那熟悉亲切的歌声。渐渐地,有人轻声唱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忽然间,夜空上烟花绽放,仿佛盛大的璀璨的音乐,在黄河之上奏响,辉煌而壮丽,伴着巨大的水声轰鸣。人们惊呼着,欣喜着,仰脸看那夜空上斑斓盛开的夜景,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动人的光彩。光与影的变化处,兰州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动态中一一呈现:羊皮筏子,刻葫芦,牛肉面,太平鼓,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清风徐徐吹过,微凉的秋意里,竟然平添了柔软的湿润的暖意。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的心中没有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呢!夜游黄河,仿佛在兰州这座城市的怀抱里,做了一个甜蜜的恍惚的梦。梦里梦外,是兰州的水阔天长,是金城的山河锦绣。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这座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水畔,古老的历史,现代的脉动,活力迸射,而又底蕴深厚。几天下来,徜徉在兰州的山山水水,漫步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流连于兰州人质朴温暖的深情厚谊,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这座城市的永恒魅力。如果说,对于兰州最初的想象和期待,更多的源于童年经验的懵懂揣测,源于地理学意义上的惯性认知,那么,这一次兰州之行,则重新刷新和塑造了我对兰州的深刻印象。她如此丰富幽深,如此动人心魄。

领略了秋天的兰州之美,我盼望着,倘若机缘有得,走读兰州的四季更迭,走读兰州的时代巨变,走读兰州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大美兰州。精致兰州。

■作者简介:

付秀莹:当代作家,《长篇小说选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陌上》《他乡》,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朱颜记》《花好月圆》《锦绣》《无衣令》《夜妆》《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六月半》等多部。曾获首届小说选刊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五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被收入多种选刊、选本、年鉴及排行榜,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

新闻推荐

我国已正式命名国家地质公园217处

10日,2019年度中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会议围绕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进行对话互动,总结2018...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