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本土影视作品“把关人” 记老一辈电影人焦炳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
难得一日闲,早已成为他十分熟悉的生活节奏。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他的每一天不是在认真地撰写评审意见,就是在细心地审看剧本,要么就是倾尽全力思考着兰州本土电影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平日里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他都会将之用于读书,阅读的内容十分广泛。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工作中缺什么就补学什么。”
焦炳琨,1933年11月生,天津人。历任嘉峪关市文化局局长兼广播电视局局长,兰州电影制片厂厂长、书记。现任甘肃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著有19部小说、评论和报告文学,其中小说《山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拍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百余部。《中国庙会文化》《甘肃石窟艺术》等作为中国外宣片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发放到我国驻外196个使领馆。荣获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优秀电影工作者”称号及甘肃文艺终身成就奖。作品曾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金鹰奖等。
如今,焦炳琨依然没有离开他钟爱一生的电影。自称“80”后的他还在经常参加影视作品的审查工作,3天审完一部46集的电视剧外加两部电影,一些年轻人都坐不住,但他一直认真地看、认真地记。他致力于对影视的研究,在进入“80”后还连续出版了三部有关影视研究的书籍。
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在兰影厂工作的4年,他带领全厂创拍了《镍都人》《潮起黄河第一弯》等百余部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他的家里虽不华丽却非常整洁,处处彰显出他简单却严谨的生活态度。
焦炳琨出生在天津,他的家在当时天津最繁华的地方,那里有多家电影院,在学生时代他就看电影,只要攒够钱就会去看。《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泰山》等影片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焦炳琨说:“我当时就对电影十分钟爱,但年纪小对电影的认识很肤浅,直到在部队里负责电影播放,才对电影有所了解,之后写了很多影评,对电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49年,焦炳琨参了军,一开始他在部队里做文化教员,后来做俱乐部主任,而电影作为当时时尚的宣传、娱乐活动,在部队深受欢迎。从部队转业后,他到了酒泉,后又调到嘉峪关任文化局局长,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始终没有与电影分开过。1990年,根据省文化厅安排,焦炳琨被调到兰州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兼书记,至此便正式成了兰州人,也更加深入地与兰州电影走到了一起。
“对我而言,电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电影。”就这样,电影成为焦炳琨一生的挚爱,而兰州电影艺术的发展更让这位耄耋老人牵挂到如今。
从1996年到现在,焦炳琨审看了20年的影视作品,成为甘肃影视剧的“把关人”。
“兰州本土影视创作者和制作者还要不断提高作品自身的生命意识,作为艺术生产的社会功能,一定要将作品的教育灌输模式向受众的个性选择自由而转变,由文化部门的行政推广向受众的市场接纳转变。”这段话语蕴含了老人对兰州电影发展的执念,更表达了他对全新兰州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
如今,从《丢羊》开始,《丢人》、《雪葬》等接连出现的诸多本土优秀电影作品脱颖而出,带领着兰州本土电影创作向着“中国电影兰州制造”的宏伟目标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有目共睹,在激动人心的日子里,一个彰显全新发展力量的兰州,借助电影艺术的手段让本土文化变得愈发生动、直观,而本土电影也正是凭借着对本土文化的提炼和挖掘,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相辅相成的升华并非凭空而现,前提则是必须植根于丰厚的本土文化资源,而这一点恰恰是兰州所拥有的绝对优势。
焦炳琨感慨地说:“其实,兰州的电影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近年来,兰州电影艺术创作在不断的蜕变中进入到一个令国人刮目相看的全新时期,很多优秀作品不仅比肩国内一流,更满怀文化自信频频走出国门与世界争锋,这必将为新兰州未来发展增添一份充满自豪的美好与激情。”
新闻推荐
树人中学张馨艺2019年7月12日,我们相遇在读者文旅,分成了“少年派”队、“对对”队、“华彩”队和“江湖十侠”队,开启了在...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