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的年轻人:通过画像砖感受成都生活美学

成都日报 2019-07-19 02:07 大字

制盐画像砖四川博物院供图

文物守护人:

张宝琳(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工作人员)

守护文物:

汉代画像砖

秦并巴蜀后,依咸阳制建成都城,先筑大城为郡治所在,又在大城西侧筑少城,作为城市主要的工商业区。李冰建都江堰后,穿二江并行于成都,形成成都“二江珥其市”的城市格局。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扩建成都城,“立成都十八郭”。扬雄的《蜀都赋》记载,成都城内有100余闾里,这在当时全国的大城市中也属罕见。

在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两汉展厅负责人张宝琳心目中,汉代的成都是一座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城市。人们安居乐业,物产丰饶。她的这一印象,来自历史文献对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的记载,来自出土的汉代织机、经穴漆人等珍贵文物,还来自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的直观描绘。

张宝琳是成都博物馆的一位年轻人,在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之前,张宝琳来到成都博物馆,协助“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的布展。随后,张宝琳参与了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这次大展3个月内吸引了100余万观众,让刚刚投身于博物馆事业的张宝琳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张宝琳2015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她在研究生阶段的实习中,第一次来到成都,实习结束后,张宝琳在成都待了两天,这两天的时间里,她飞速地参观了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青羊宫和四川博物院,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地吸引了她。

张宝琳记得,她赶到四川博物院的时候是下午3点,四川博物院里的画像砖深深吸引了她。她曾经参观过北方的画像砖(石),体量很大,给人一种震撼感,成都的画像砖尺寸比较小,题材更生活化,有很多农耕、人物、宴饮场面,画面表现得更加的细致。

如今,29岁的张宝琳是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工作人员,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汉代成都历史,一块块画像砖是她必须深入研究的文物。曾家包画像石、盐井画像砖、庭院画像砖、市肆画像砖、辎车画像砖、车马过桥画像砖、车骑出行画像砖、歌舞宴乐画像砖、歌舞杂技画像砖……一块块清晰生动的画像砖,将年轻的张宝琳带入汉代成都人热闹的生活场面,让她得以了解和感受成都的生活美学。本报记者 汪兰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