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体”书法的特点和影响(中)

内江日报 2019-05-04 01:48 大字

▲ 1947年书对联

▲ 1945年题画《拟老莲归去来图》

▲ 1956年题画《资中八胜》之一

▲ 1944年题画《云鬓仕女》

◇叶自明

张大千“大千体”书法的特点

我们了解认识“大千体”书法的特点,要从构成书法基本特点的结体、用笔、章法和气韵诸方面讨论,它们是构成书法家书法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主要因素。

“大千体”书法的第一个特点是结体险峻。主要体现在隶形、左欹、开张、简约诸方面。“大千体”书法大多是隶形结体,既是长形结构的字也采取紧上、下或者展左、右等结体方法达到视觉上的隶形结体,还有以笔画横重、竖轻增强横势视觉。隶形结体既具古趣又觉稳妥,体现近代碑学崇古风尚。

左欹结体取法北碑险峻类和苏轼、黄庭坚、石涛、郑板桥等结体。“大千体”书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左欹,一是横画左低右高倾斜度大,有两端上翘势,两横以上基本采取平行,有装饰感中增加弯曲变化和倾斜度。二是竖画有左倾势,两竖者或平行或八字型,增大倾斜势。三是左低右高,左(中)右结构的字从左向右依次提高如“厂”形;对称结构的左部低右部高。四是左重右轻,如“分”、“风”等。五是左放右收,将左偏旁或左向笔画如撇放纵,右则收敛,如“厂”“人”“又”“氵”等左放,以“少”的长撇最具代表性;“宀”将左竖点放为竖,右钩顿笔代替而收;“乙”“乚”“弋”等右放的多收敛为短捺(或并回挑钩)与无钩。还有放某些左向笔画增加左欹,如“王”“玉”,第一横画向左下垂;有“ㄨ”“攵”类的字如“有”“客”等将撇画向左下放纵后右上回折环而右书“月”“口”,形成左垂势。六是直接取斜势,如“月”单独或作偏旁结体基本如此。此外,也有逆向对比达到左欹效果,如“言”点下为左低右高横画,下是竖排右下向三点;“亻”旁竖画向右下倾斜。

开张取法北碑开张类和黄庭坚等,有向四周的张力。横、竖画都形成一至二笔长的突出的主要笔画,起到开张作用;最具代表的撇、捺如“人”“又”“水”等极其放纵,变斜撇为平撇、斜捺为平捺,有叉者交叉后向左右平画开张。点也凸显开张,左水点长而重,下两、四点极力向左、右开张。属天盖地载和框类字结体开张为正、倒梯形状。“辶”“廴”捺画结体开张宽博。还有“衣”“张”“良”等竖提钩重提开张。更有笔画少的字结体放宽,取得开张效果,如“一”“人”“八”“之”等,一反少笔画字结体紧束规律。

简约是“大千体”书法吸纳了草书,使用少部分草书字体。最突出是善于使用点简化与替代许多偏旁部首或字,如“言”“豆”“页”“酉”的横下以点替代;“云”等以纵向三斜点替代;“口”“心”等以横向二、三竖点替代;“己”“已”“巳”右上都以竖点替代,只能在文字环境中区别。同时,还有其他简约方法,上下相同字下者以两点代替,有“八”字头、下四点简约为横,曲画简约为直画,如“号”旁下部简约为横、竖等等。“大千体”书法中部分字偏旁或草或行,取决于笔画多寡,笔画少的如左水旁或行或楷,不用草法,多的如左“糹”就用草法简约结体。

强调字内疏密对比也是“大千体”书法不可忽视的结体形态,多上紧下宽。字内通过部首与其它部分,或部分间拉开、收拢,达到宽绰空灵、紧密厚重,如邓石如强调的“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疏密对比里也衬托出开张与舒展。

“大千体”书法与结体相关的还有喜欢使用异体或俗字。其中俗字使用时间最长的是“声”字,从1921年到1982年的书法作品和题画等中都使用。此外,“大千体”书法结体还善用“掺合”法,糅入篆、隶、章草字体或结体,如“行”“子”“髯”“斤”“必”,“女”采用反书结体。“也”结体亦特别,取法明代李贽结体。更有通过调整笔画改变结体,如变撇、捺画为竖画有“庚”“矢”“莫”等。

“大千体”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用笔灵活。“大千体”书法总体是“碑体行书”形态,张大千领悟碑体用笔同时将行、草书帖法渗透其中,实现碑、帖用笔兼容。著名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侯开嘉称赞张大千等书家“均能兼收南北,碑帖互用,在行草书方面创造出各自的面目和风范。”张大千学习碑体书法不仅学习方笔一类,更多汲取圆笔一路,在“大千体”书法里圆、方笔并用,既圆润厚重,又遒劲华美,完美地统一于书体中,是善于和灵活用笔的最好体现。

“大千体”书法起笔或露或藏,收笔有出锋、回锋和顿笔等。张大千对章草非常有研究,有的末笔出锋作隶书燕尾即章草笔法,如“千”“多”“弹”等。有的回锋收笔幅度大,横画收笔回锋近起笔处牵丝出锋书写下笔,如“云”“年”等,点亦多回锋至中间(甚至起笔处)出锋,极具弹性。这种回复性用笔防止浮滑同时增添笔画厚重感。顿笔收笔使用较多,典型者以顿笔代折钩。还有的直接提笔收笔,晚年许多沙笔就如此,老辣干脆。

“大千体”书法行笔丰富,有“疾”有“徐”,中锋、侧锋并用,提按、使转明确,形成节奏鲜明线条,具有碑的厚重感,又有帖的轻灵性。提按、使转中一是行笔中且行且止的提按,使线形出现波动状。这种涩行笔又称颤笔,或屋漏痕,在长线条中运用既免流滑,又呈朴拙,黄庭坚、李瑞清等书法中最显著,张大千进行了概括,省略些黄庭坚的长枪大戟,没有了李瑞清的呆板抖动。二是折、环画中提按、使转有的运用隶法提按,折处笔迹断开;有的捻管换锋实现圆转,保持中锋,线条圆劲;有的运用侧锋使转翻折,在折弯钩出现左(内)圆右(外)方方圆兼有的北碑笔法,行书是以圆转代替折画,“大千体”书法中许多通过这种提按、使转以折线段组成环代替圆,让圆转富有节奏感,增强碑法金石味。

“大千体”书法的第三个特点是章法整肃。主要表现是纵向字间紧密,又多字字独立,字内有牵丝,字间少牵丝,形成阅读习惯的纵势视觉,还可化解左欹结体容易出现的不稳重性。而横向行间疏朗,增大行间距离,强调纵势效果同时又满足字的左右开张需要。在整体章法中,除小款低格或表示尊敬等需要抬高者外,无论横、竖幅式(扇面随形)基本是上端由右至左齐平,甚至有的横幅式小款也齐平,下端可以参差,即上齐平下参差。张大千在章法中顺其文字自然,不忌一行单字,如《资中八胜》就有三胜最后一行为单字。他不喜欢“江湖一路”题画款式,他说:“我个人的看法,题字最忌高高矮矮,前后必须平头。若有高矮参差,便走入江湖一路,如世传的‘扬州八怪’的李复堂、郑板桥之流,我认为千万不可学。”这是秉承了传统章法审美意识。因而,“大千体”书法章法遵循传统规则,体现出行军布阵纵成队、横成行的整肃特点。

“大千体”书法更在行内调节字的大小和草书体的运用,又表现出章法的活泼性。“大千体”书法行间虽然以中轴线贯下,但依靠字的左欹和左右开张产生摆动的飘逸灵动感。在扁状字间不时穿插草书或长形字、偶尔放长竖画,以及笔画少的字放宽,笔画多的字紧束或简约等方法,使行内形成一组或一节放、收或收、放等强烈的节奏感。同时,在字内和字间笔画粗、细对比中,也造成了迭宕感。

“大千体”书法的第四个特点是气韵朴茂。“大千体”书法结体、用笔和章法技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格,表现出相应的气韵。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里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结体、用笔和章法是形质,而审美要落脚于神采即气韵。

在评论历代书法审美风尚时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清尚朴。张大千认为“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作者平日须培养良好的风骨和情操,如徒研技巧,即落下乘。”因而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和个人感情流露,充分表达“意”。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书法家情怀、意趣的表达,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观念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就这点讲,张大千及其“大千体”书法与宋“尚意”是吻合的。从张大千推崇和效法苏轼、黄庭坚等上也可以佐证。如果没有这一因素,应该很难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大千体”书法的。清代碑派兴起,促进了碑帖相结合的局面,造成“尚朴”书风的形成。因此,我们说“大千体”书法是“尚朴”的,具有朴茂特点。在理解张大千及其“大千体”书法“尚意”和“尚朴”中,前者是意识和精神层面的,后者是技法与形态方面的。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张大千书画相互促进作用,他取法秦、汉器铭和碑的基础上,受敦煌及唐、五代、宋工笔画和瘦金书等等影响,以及题款与工笔画等相适合、书画大众商品化需要,“大千体”书法逐步参合瘦劲元素,呈现瘦健、轻灵和瑰丽,流露出了华美之气,在中期的“大千体”书法尤为突出。

质朴与华美风格是“大千体”书法在气韵上的基本特征,但看似矛盾的两者对张大千及其“大千体”书法而言并不矛盾。张大千一生就充满朴实和艳丽矛盾的,“大千体”书法也是在质朴与华美中显示独特风格的。按照技法表现气韵的关系,我们不妨对“大千体”书法气韵进行一些归纳。“大千体”书法结体夸张,欹里寓正,险中藏稳,疏密对比,方圆结合,诸体融洽,使书体姿态或朴实平和,或险峻奇崛,或豪迈恣肆,或经意华美而妙趣横生,意境无穷。这是碑帖结合的产物。我们可以发现卓有成就的碑派书法家那位不是在其书法结体上自由驰骋的,这是因为魏碑等结体丰富多彩所致,康有为总结南、北碑有“十美”,其中“九曰结构天成”,“天成”即自然。“大千体”书法融入碑、帖用笔,灵活丰富用笔体现张大千娴熟用笔技法,在藏锋与中锋厚重圆润同时,以露锋和侧锋取妍增加装饰味,流露华美气,充满生机活力。“大千体”书法线质与其他许多碑派书法家比较,没有他们一味剑拔弩张的强悍,更多是质朴圆劲和瑰丽瘦健的统一。章法整肃体现了传统法度,而活泼却提高了“大千体”书法艺术境界。我们欣赏“大千体”书法,能够体会到其鲜明的个性,在率意中存细腻,如他绘画上的兼工带写一样,能够雅俗共赏,同时,我们也能够理解“大千体”书法所映射出的张大千自由朴实、艳丽华美的人生,正如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的“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应该是对朴茂最简单的诠释。

“大千体”书法具有的结体险峻、用笔灵活、章法整肃和气韵朴茂的特点,是张大千在继承中国历代书法优秀传统基础上,重点学习碑派书法“尚朴”,追求个性自由抒发“尚意”,与绘画相得益彰和适应时代需要产生形成的,笔者试概括为“隶形欹斜蕴险峻 ,厚重整肃含朴茂”,以助理解。

(本文图片由叶自明提供)

新闻推荐

酒泉市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88件

知识产权在创新与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