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不妨多来点高科技
□余如波
连日来,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消息牵动着全球目光,人们在为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遭遇不幸而扼腕的同时,也在热切讨论着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何时开始?耗时多久?如何重建?钱从哪来?不一而足。
鼎沸的舆论中,几条与高科技有关的消息引人注目。其中一条提到,英国学者安德鲁·塔隆在其生前完成了对巴黎圣母院的扫描,保留了各个角度的建筑全景、3D和细节图片。此外,一款名为《刺客信条·大革命》的游戏重现了18世纪的巴黎,其中仅巴黎圣母院的复原就花了两年时间。这些资料,可能对修缮、重建工作有所帮助。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教授曾说,文物是被不同时代的人创造并维护至今的,这些“时间的层叠”是任何现代方式都不能复制的——尽管如此,但在四处弥漫的悲伤情绪中,这样的消息多少给人以安慰。
这也显示出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高科技可能具有的巨大潜力和重要力量,尤其在图像资料的获得和保存方面,数字技术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众所周知,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变化尤其是遭受破坏,我们基本无法准确复原之前的样貌,那么借助高科技为其精准“画像”,留住当下的风采也就势在必行了。
其实,类似的工作国内已经展开。上世纪90年代起,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喷绘技术,对洞窟内部图像进行拍摄和拼接。几年前成都的“丝路之魂”大展,就展出8个复原石窟,其中一些就算到敦煌也无法看到。山西云冈石窟利用3D打印,打造出等比例的“云冈石窟3号窟艺术馆”,这是全球首次使用该技术实现大体量文物复制。
不过笔者觉得,在国内木结构文化遗存众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等背景下,高科技的利用应更加广泛,同时一定要“打提前量”。近年来,云南丽江古城和独克宗古城、湖南凤凰古城、四川绵竹灵官楼等都发生过火灾,数百年、上千年的遗迹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深感痛心。如何“防患于未然”?笔者认为,除了增强保护尤其是消防意识,其实不妨考虑更多地让高科技介入文化遗产保护,让它们的风采以数字方式存续,为后人留下一笔永不磨灭的财富。
新闻推荐
当警务室以社区民警的姓名命名,不再是以前的某某路警务室之类,仿佛一下子有血有肉起来,更贴近群众,更有“责任田”的味道...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