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个“泥人张”
2月16日的兰州,天空偶尔飘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雪花,天气很冷。打开微信公众号,发现后台有人留言,说自己叫吴建国,是平凉市的一名泥塑艺人。其实在这个春节,他为全省文化旅游系统“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而创作的庆新年泥塑作品,我在平凉市的一家官方自媒体上见过,很有震撼力。
下午,我用网络电话拨通了他的号,在电话的另一头,一位操着平凉口音的中年人向我做了简单的介绍。说自己是生于1962年的人,已经57岁了,从小热爱绘画,结果吃了半辈子美术的饭,后来只不过是把绘画变成了泥塑。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生活,发端于民间,带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具有天然的亲民基因。据了解,他所在的平凉市,已经将泥塑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发扬和保护,他就是传承人。
□草川人
经父亲耳濡目染成了绘画师
说起自己的家庭,他说虽然不是书香门第,但因为父亲是方圆几十里远近闻名的“巧泥匠”,对他的生活从小进行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很早就学会了绘画。据他讲,父亲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那时候,因为家里没有钱,孩子们根本没有什么玩具。而父亲只要出手,那些泥巴转眼之间就会变成惟妙惟肖的各种人物动物等。这就解决了自己没有玩具的情形,身边的小孩子们,也经常因为看到自己有各种可爱的玩具而羡慕不已。
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开始上学,也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绘画。1981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为了谋生,他开始画一些山水、老虎等画作,在县城里摆地摊出售,没有想到销量还不错,完全可以贴补家用。
因为敦煌而做了泥塑艺人
很多事情似乎是有缘分的。十几岁的他在县城卖画为生,一张画能卖1.5到2元钱左右。大概是1982年,快过年了,画摊上来了一位外地人,在看了他的画之后,说这些画他都要了,是否能跟着他去酒泉工作。看那人也是个实诚人,就答应了他。
在酒泉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之后,酒泉市工艺美术厂厂长看到了他潜在的泥塑天赋,当即决定招他进厂上班,学了很多手艺。一次偶然的机会,单位组织去敦煌游玩,结果他被眼前的那些壁画、雕塑所震惊,在敦煌一待就是3天。
后来,为了学好手艺,他又不断地去敦煌观摩、学习,结果把自己彻底打造成了一名泥塑艺人。经过几年刻苦的钻研和学习,他已经在酒泉一带的民间,积攒了一定的声誉,一些庙宇要塑像,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记得那时候,一座大寺院里所有的塑像都完成后,才给着几万块钱,他还得给弟子们分。
泥塑中的“选泥”是关键
在一座泥塑中,打好骨架后,就得“选泥”,这个非常重要,如果选不好,你的劳动也许就白费了。比如白泥土,只要被太阳一晒,就会裂开口子,再轻轻一碰,就全部碎了,不适合泥塑。得选那种风干后不开口子的泥土,也就是那种红色的土,柔韧性强,不容易裂口子,是泥塑最好的材料。
每次开工前,他都会仔细选泥料,要将做泥塑的原料土放入口中咀嚼品尝,如果感觉碱性太大,就只能放弃。
由于母亲生病,在酒泉待了10年后,回到了老家泾川县。1993年,在一位崆峒山道士的推荐下,吴建国第一次来到崆峒山,在崆峒山脚下的“王母宫”开始了他与崆峒山泥塑神像的不解之缘。
据他回忆,他的第一尊塑像“黎山老母”慈慧传神的形象,得到当时在任的兰州市群艺馆吴和中的称赞。之后的7年间,吴建国的足迹踏遍崆峒山的角角落落,他创作雕塑了“王母宫”的黎山老母,“百子堂”的三霄娘娘、百子,“静乐宫”的静乐王,及平凉城区圆通寺大雄宝殿除“百子”外的90余尊神像,每一尊塑像都有着区别于以往的雕塑手法。
用泥巴实现诗与远方的梦想
2000年,酒泉市金塔县要在羊井子修建“三元道观”,他再次踏上了去酒泉的列车。没想到在那里一待就是两年。
2002年10月14日至16日,三元道观举行了隆重落成庆典、神像开光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等到会祝贺,数万群众自发聚集于三元道观,场面热烈,众人对神像泥塑给予了高度评价。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吴建国还在平凉周边各地相继塑造了“轩辕黄帝”、“扁鹊”、“孙思邈”等一批历史人物。吴建国也有一个心愿,就是有一天能用泥塑的形式来展现平凉历史上的优秀人物,表现平凉的当代发展面貌。
在平常的生活中,他善于积累,对美的事物过目不忘。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泥塑作品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他内心“诗与远方”的梦想。
非遗生命力来自于生活
其实,对于当下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回到生活本身中去,接受现当代生活的不断洗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非遗作品才能受到当下人青睐。用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不断打动群众,激发他们保护与传承的内在动力。
比如今年春节前,结合“非遗过大年”,吴建国创作的一系列泥塑作品,配上现代流行元素,自然而然就吸引来了许多观赏者。
打骨子里,吴建国热爱着泥塑艺术,为了不让这一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流失。他搜集整理祖辈家传泥塑口诀,潜心总结实践中成败经验,寻找那些有艺德有天赋的泥塑继承人,以求家传泥塑艺术的延续。
尤其是这几年来,政府及民间文艺家协会给予他很大的支持,认定命名“吴建国泥塑艺术传承人”,使“吴建国泥塑艺术”全面传承下去。据他讲,以后,他会根据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生活需求,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创造出能够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来。
新闻推荐
记者帅君晚报讯昨天上午,广西“壮族三月三·e网喜乐购”电商节高峰论坛活动之“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市场促消费升级”主题...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