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热爱甘肃 读《人文甘肃》有感
师正伟
读完甘肃省政协组织编纂的《人文甘肃》之后,不由得想起了艾青的经典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自认为很了解故乡。然而掩卷沉思,才惊觉故乡并非想象中的模样。
苍茫荒凉,贫穷落后,情趣陈乏,这些表象一直占据着我的惯性思维,主导了我对故土甘肃“愚昧闭塞”这一根深蒂固的认识。曾经因为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情热爱过甘肃,也一度被现实蒙蔽了双眼,有过逃离甘肃的迫切渴望。翻开《人文甘肃》,跟着王蒙、刘亚洲、樊锦诗等省内外名家的脚步,秉承着他们的思想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打破了我一贯的、狭隘的、肤浅的思维和感性认识,使我重新感受到脚下这方土地的博大与厚重。
热爱甘肃,惊叹她广阔无垠的地域文化。甘肃像一块瑰丽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部,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特别是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连接了古代中华文明,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等文化体系,被誉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轴和黄金路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塑造了甘肃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多元共存的文化品格。读了樊锦诗院长《敦煌文化(上)》一文,我了解到甘肃曾无比开放地拥抱世界,特别是敦煌,它的悬泉置驿站当年还接待过29国的西域使节,堪称当时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热爱甘肃,仰慕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和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中国56个民族有54个在甘肃留下足迹,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至今在这里熠熠生辉。遗存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诸多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成为后人解读先民多姿多彩生活的密码和打开历史文化宝库的钥匙。从《甘肃,真正的千变女郎》的颂歌里,我明白了甘肃何止是千面女郎,他是故乡,更是我想要抵达却从未抵达过的远方。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鼎盛辉煌时期都与甘肃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联系。
热爱甘肃,衷情她厚重多彩的文化底蕴。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异彩纷呈的文化类型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通过《人文甘肃》一篇篇文章娓娓道来,一幅幅绵延千年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让我大饱眼福。甘肃境内既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悠久厚重的史前文化,也有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还有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以及享誉全球的《读者》杂志、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争奇斗艳的现代文化,这些璀璨夺目的文化交融交汇,合奏出一部内涵丰富、风情独特的人文交响乐,在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文明相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曼教授《在西河寻找织女的故乡》让我受益匪浅,她告诉我“乞巧”是中华文明肇始的见证物,古诗经典中的伊人就是女修,女修即为织女,织女乃当今西和“乞巧”女,揭开了我疑惑了半生的谜底。
热爱甘肃,敬佩她勤劳淳朴、奋力开拓的人民。《人文甘肃》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历史英雄人物所表现出的执着信仰和开拓精神令人钦佩。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大河先生《我的兰大生涯》,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勤奋苦读、艰苦磨炼的校园生活,从自身角度解读了甘肃人民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品质。被誉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创办人胡亚权在《我为何如此热爱这座城市》一文中,讲述了自己30多年来和三代编辑克服困难,不懈努力,全力打造《读者》这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品牌杂志的光辉历程,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身上表现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我肃然起敬。在《敦煌文化》中,北大才女樊锦诗“一见敦煌定终身”的坚守与执着令人敬佩。余秋雨先生通过《沙原隐泉》阐释的人生的感悟让我受益无穷。《人文甘肃》告诉我,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长征精神、南梁精神、航天精神,以及“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还有陇原儿女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为什么热爱甘肃?借用任卫东先生的话说:“甘肃,你是智慧沃土,你是华夏福地,你是菩萨秘境,你是丝路殿堂。你有千种风情,更有万般功德。你是千手观音,何止是千面女郎!”
新闻推荐
新京报漫画/高俊夫【一种怀念】去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中日关系回暖的契机下,众多日本电影被引...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