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文化苦旅 □梁艳
品读《文化苦旅》,不禁记住了作者笔下的“苦旅”以及由历史所凝聚的沧桑与厚重之感。自古卑微与伟大同在,就如《文化苦旅》中的每一篇作品,以及集历史、文化、思考、警醒为一身的思想性文章,无一不从中彰显出历史的不可磨灭性,更令人从中体味到一种浓郁的对过去历史的颂扬与今日文化走向的思考。在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瞬间,笔者的漂泊旅程便逐一有了今日的“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莫高窟,是深刻的,正是历史的胜迹才得以让这千年的层层累积生生不息、吐纳千秋!读《莫高窟》,读到的是一种横跨时空与空间的浓厚与壮阔!就像作者笔下的句句字字一般:“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生命的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它是历史,是文化,是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所信仰的丰富内涵。这就是敦煌的宏大,这就是莫高窟生命力的广袤无边!
说到《阳关雪》,就自然想起了王维的《渭城曲》。而作者笔下的阳关雪却在“茫茫一片雪白”的荒原中看到了化雪的山脊以及远年而至的“凹凸”的坟堆。晨钟暮鼓的声响仍在耳边徐徐回荡,王维何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古道的战场,这华夏疆域的空旷,这荒原的漠然与冷凄,山重水复远去了,花草掩映消失了,高低不一的斜坡就在眼前默默地呈现。“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驿外的沙道,弥漫的风尘,寂寞的土墩底下,阳关古址坍塌了,终成废墟,终成荒原,不禁让人黯然神伤。
读《沙原隐泉》,于笔者“一脚,再一脚”中领略“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而“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更让人体味一静一动中于荒凉间寻得的一景之丽。于是乎: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
在诸如《都江堰》等文中,均以散文的笔调论述着文化与历史、探寻与取向的丰富而深层次的内涵。全书借物喻情,借景抒情,以历史为背景,以论述为思考,以思想性为见地,凭借着历史的古迹以寻求文化的灵魂与自然所禀赋的深刻含义,以求探索历史的文化走向与文人的文化与良知。正可谓:读之而得以思之,思之而得以悟之。
读《文化苦旅》,品读的是青山绿水荒漠青石朔风古朴,品味的是历史所凝聚的沧桑与丰厚久远与淳朴,领略的是一种人文的精神以及深邃苍凉笔端之下所流淌的精神内涵。什么才是民族的历史、什么才是千年永存的凝聚力、什么才是思想性与思考性的文化走向与凝想?!《文化苦旅》穿透的力量并非一瞬一息,而是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新闻推荐
高考艺术生们注意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已率先公布了2019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报考条件有些啥?招生专业有哪些?何时开...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