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新:芭子场的农机“保姆”

酒泉日报 2018-11-13 09:09 大字

新时代弘扬“铁人”精神走前列谱写酒泉新篇

本报记者陈思侠

刚过而立之年的蒋建新,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爱操闲心,爱管闲事”。他说:“人一辈子就几十年,多做点对群众有益的事是值得的。”

蒋建新是敦煌市黄渠镇芭子场村2组的一名党员。自从上了村里的“科技带动致富”岗后,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芭子场村的科技致富、科学种田。

前些年,蒋建新发现要想使农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就必须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具。在他的倡议下,福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固定资产210万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当时,大田地耕作还采用传统的劳力耕作方式,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蒋建新自己筹集资金购置了拖拉机、土地深松机、棉花播种机等机械,帮助村民犁地、种植,节省了劳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种植效率。

“有人说我傻,尽做亏本的事,但我是共产党员,有义务为群众服务。”蒋建新坚定地说:“只要村里的经济发展了,农民富了,口袋里的钱多了,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后来,福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托管服务为起点,拓宽服务领域,为农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可提供耕种、收获、植保、深松整地、秸秆回收、饲草打捆及农机配件销售、农机维修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54台,从业人员20人。

今年,蒋建新依托合作社的装备优势,开展“保姆式”农机托管服务,与周边的新华农场、吉军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全镇服务面积1420亩。通过土地托管,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全年使用机械费用较市场价格降低10%,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合作社的机械实现片区作业,避免作业机具远距离转移,日作业率提高20%,增加了合作社的利润。

蒋建新还聘用修理技术专业人员,在镇上开办农机配件销售维修网点,主要为农机户提供农机日常保养,定期检修,零部件售配等服务。该网点每年维修各类机具300多台次,实现利润5万多元,在增强本社农机具维修服务,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消除隐患,降低故障率的同时,还借助完善的农机具维修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条,使合作社的服务不再受季节制约。

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党员,蒋建新一直兢兢业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村里农机农活方面有什么事儿都跟他商量,村民在耕作中遇到困难也会去找他。“我收获的除了快乐,还有群众对我的信任。”蒋建新说。

责任编辑:马学全杨夏茹

新闻推荐

敦煌市“接旗”2019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年会

本报敦煌讯(通讯员刘茜闫燕)11月7日,随着2018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在浙江温州谢幕,敦煌市成功“接旗”...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