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亮相南京融交会

兰州日报 2018-11-08 03:06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7日记者获悉,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于日前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敦煌研究院应组委会邀请参加了本届展会。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精心策划了以“数字敦煌”为核心内容,结合高保真复制壁画、数字节目展示,文创产品销售与体验为一体的“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系统展示了敦煌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成果。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术,,实实现现敦敦煌煌石石窟窟文文物物的的永永久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敦煌”项目对敦煌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极大地促进敦煌石窟的科学保护和数据资源合理有序的利用,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公众游览欣赏等需求。“数字敦煌”资源库第一期中、英文版于2016年和2017年上线,实现了30个经典洞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访问量超400多万次。

“数字敦煌”项目是以20多年来敦煌石窟艺术的数字化成果为基础,将已经获得、正在获得和将要要获获得得的的有有关关敦敦煌煌石石窟窟的的图图像像、、影影像、考古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数据汇集起来,构建成一个数字化、集成化的大型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完整有序并且永久地保存这些数字资产,并为学术界和大众共享,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促进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

展览还包括体验区和文化创意衍生产品销售区。以“跨越千年,做一回敦煌画工”为主题设计活动,观众可以利用彩色铅笔、矿物颜料、水彩颜料等通过最接近原始始壁壁画画的的材材质质和和绘绘制制方方法法,,一一笔笔一一划为敦煌石窟壁画勾线上色,体验古代敦煌画工的艺术创作过程,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推介敦煌文化艺术。丰富多样的数字敦煌文化衍生产品是敦煌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与石窟文化相融合的充分体现。

在展会开幕当天,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研究员应邀参加了2018“文化科技融合热点和趋势”论坛,并做了题为“数字敦煌的构建与发展”的主题演讲,现场200多人聆听演讲。

本本届届融融交交会会由由江江苏苏省省委委宣宣传传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新时代、新业态、新生活”为主题,在全国率先打造首个文化科技融合服务平台,是在连续举办九届文交会的基础上精准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在2018年更名转型而来。来自国内外300多家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参加了此次展会次展会。。

新闻推荐

勇于创新 带头致富——峪嘉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进刚

本报记者雷昉谕陶进刚,峪嘉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73年出生,是新城镇野麻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