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遇见未来

甘肃日报 2018-09-24 07:13 大字

资料图

本报记者孙海峰

两千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标记了丝绸之路繁华的开端;伴随着鸠摩罗什、玄奘的足迹,佛教越过帕米尔高原,沿着流沙、戈壁,渡过黄河,逐渐昌盛于中原,克孜尔、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龙门、云冈……仿佛颗颗遗珠,散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

今天,在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敦煌,流传千年的文物与昭示未来的科技遭遇之后,碰撞出来的是如何传承、发扬的智慧火花。

在这里,敦煌莫高窟被不断提及。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主席大卫格林爵士说,看到日常熟悉的基础材料——诸如岩石和泥土,竟可以转化为莫高窟内的伟大艺术品,无人不为之倾倒。

在这里,新技术被不断提及。诺丁汉大学教授梁海达女士说,2011年,远程光谱成像系统PRISMS首次被带到敦煌进行远距离扫描试验。从那以后,光谱成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绘画成像研究。今天,壁画自动远程光谱成像仪实现了数十米距离的高分辨率成像,甚至可以对整个洞窟进行成像。光谱数据量的大幅度增加需要新的图像处理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自动复现隐藏的文字和绘画,以推断壁画的年代,并自动将不同颜料配方的绘画聚类,以实现高效的颜料识别。

在这里,保护与再生被不断提及。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通过土遗址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直接保障了元上都遗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作出了贡献。

在这里,未来被不断提及。中国电科集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说,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应用和方法创新,将实现对博物馆公共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深刻变革,实现博物馆“全面认知、科学保护、智慧传承”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当丝绸之路古迹遗址保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讨论时,当古老的文明与最新的科技日益结合紧密时,人们听到的是历史与未来碰撞的声音,看到的是智慧的火花,享受的是思想的盛宴。在此,期待这场盛宴的“余香”今后以更加深邃、高远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新闻推荐

沪苏评弹名家云集 原创新作还原评弹宗师蒋月泉一生

自去年《寻找·蒋月泉》评弹专场演出获得强烈反响后,纪念一代评弹宗师蒋月泉先生百年诞辰的系列活动仍将在今年延续。以蒋...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