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房车驶上丝绸路 记者眼中的法国朋友

酒泉日报 2018-08-06 09:32 大字

◎我们永远在路上·关注房车旅游

8月2日下午,21辆大型动力房车形成的车队缓缓驶下连霍高速公路酒泉出口,50名法国人来到了地大物博的酒泉。车队沿着肃州路驶向酒泉天宝大景区所在的富康购物中心,最终整齐地停放在停车场上。

“2018法国房车一带一路中国行”的横幅出现在了停车场上。随后50名法国人陆续走下房车,与酒泉市民近距离接触。

“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呀?”“这些房车好漂亮,真想进去看看里边是什么样子”……房车车队与陌生的面孔给市民带来了新奇。莫尼克(Monique)女士是记者接触的第一位法国朋友,记者用英语与她交谈起来。“女士,您好!请问您会讲英语吗?”记者问。“英语?我丈夫!”莫尼克边说边介绍站在她身边的丈夫萨乌(Saout)。

记者向萨乌表明了来意,希望他能为现场市民讲解房车内部的构造。萨乌很慷慨,立即上前打开了车门,邀请大家进入房车参观。

房车内,床、冰箱、独立卫生间、电视机、烤箱、可折叠餐桌、淋浴室等一应俱全。市民新奇地打量着房车里的每一个部位。萨乌又将记者引导至车外,介绍车的功能,电源、野餐桌、水箱、遮阳篷都被合理地布置在车体的每个角落。“这一台车得花多少钱呀?”一位好奇的市民问。“光买车是7万欧元,再加上后期对车辆的改装,陆陆续续又花了不到3万欧元,最终才成了现在这样。”萨乌说。周围的市民已开始用汇率换算这个数字,而萨乌则向我展示了车尾部的一个小储藏室,各式各样的葡萄酒整齐地摆放在酒架上。法式浪漫气息从那个小小的储藏室里散发出来。

在参观酒泉天宝大景区时,记者又结识了另一位法国朋友,法籍巴西女士特里萨(Teresa)。她英语讲得很好。“我很喜欢中国,不仅是这里的文化,更因为这里的人。我去过很多国家,但这次来中国给我印象最深。自从进入中国,我看到的每一位中国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让我感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特里萨说。

记者与特里萨在轻松的氛围下交谈了很多,但当话题停留在中国高铁时,特里萨却很严肃、很认真地说:“Chinaisfuture,futureinChina(中国即未来,未来就在中国)。”

今年是中法建交54周年,这也是“2018法国房车一带一路中国行”首次抵达酒泉城区停留并展开活动。法国朋友很和蔼、很热情,也很开心。第二天他们将西行,继续丝绸之路这段精彩的旅行。

文/谢沛宏

图/杨阳王斌银

1957年我国产的长江750军用摩托引起了法国嘉宾的兴趣。

8月3日,法国房车车队抵达敦煌,4位法国老人在房车内愉快地交谈。

新闻推荐

“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展在敦煌莫高窟举办 郝远出席 户思社横井裕致辞

本报敦煌讯(通讯员付华林)8月1日晚,作为第三届敦煌文博会展览项目之一,由敦煌研究院与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合办,敦煌研...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