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的圣境——文殊山寺● 俞春荣

嘉峪关日报 2018-05-22 09:28 大字

 

嘉峪关市区约20公里的文殊寺石窟,是一处宗教民俗文化的旅游胜地,它是嘉峪关市打造的一条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特别是每年阴历四月初一到初八的庙会,游人络绎不绝,在这里可以尽情体验少数民族风情,领略祁连山川美景。

文殊山,峰峦叠嶂,巍峨峻险,宛如一条巨龙盘卧于祁连山麓。奇峰异峦之上,寺庙耸立,洞窟排排,壮丽玄妙,堪称奇观。文殊山原名嘉峪山,“林泉秀美,涧壑寂寥”。南与祁连山对峙,两山层峦叠嶂,清泉流水,林木葱郁,气象清净。又有佛寺、道观、石窟、石径、天桥遍布其间,实为神佛、仙道憩息修炼之所。山中佛道盛会声名远播,朝拜者人山人海,鼓乐鸣响,香烟缭绕,故更名为文殊山。关于文殊山石窟,《肃州县志》记云:“城西南三十里的山峡之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内塑佛像,旧称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

文殊山石窟寺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石窟群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由文殊寺、百子楼、普化寺、千佛洞、万佛塔、五百罗汉堂、观音洞等组成,有魏、晋、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洞窟三十余个,保存有珍贵佛像500余身,壁画1200多平方米。分布绵延在数十里蜿蜒的文殊山间,极为恢宏壮观。文殊山石窟寺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属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元泰定三年(1326年),元太子喃答失所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现存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碑高126厘米,宽77厘米,厚25厘米,用青石刻制。碑文用汉文和回鹘文书写,正面为阴刻汉文26行,文字为楷体;背面阴刻回鹘文26行。边部雕刻忍冬卷草纹饰,碑额和碑座已失。碑文:“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据此上溯,正值北魏孝明帝正光、孝昌年间。即孝昌二年(526年)前后。又据《晋书·宋纤传》,约在东晋明帝太宁年间(323-326年),即前凉张骏太元元年至三年间,敦煌人宋纤游学酒泉,见文殊山有山川林木之胜,峡谷流泉之美,欣然留住。于是,依崖凿壁,修石窟,建草堂,隐居此山,苦研经史,从事著作。并收纳弟子数百人从事讲学。数十年中,共教出底子二千多人。《晋书·张骏传》载,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酒泉太守马岌给张骏上书建议在酒泉南山修西王母祠,“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考古专家考证千佛洞、万佛洞的造型与绘画技法风格,确认为前秦早期的风格,其窟开凿当在十六国前期的北朝。据此,文殊山最早石窟开凿考证始于前凉太元年间。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续和发展,而最盛之时属隋唐五代。

文殊山山上山下,亭台楼阁举目皆是;前山后山,石窟佛龛星罗棋布;宫、观、庵多为道教所立;寺与庙多为佛教所建。儒、释、道三教相安一处,一概敬奉。文殊山称为佛、道文化艺术的圣景。前山有高耸雄伟的慧祠宫楼、鲁班楼、太白楼、清凉寺百子楼、喇嘛寺大经堂,古老庄严的地母宫,华丽辉煌的太子寺、青衣寺等,有石窟千佛洞、万佛洞、太子寺洞等。后山有睡佛殿、老君庙、地母殿、王母宫、四海龙王庙、七神宝殿、五百罗汉殿、雷音寺、灵官殿、文殊殿、无量殿、救苦殿、翠云宫、牛王宫、五龙宫、药王宫、娘娘庙、成圣楼、南天门等寺庙宫观。石窟有千佛洞、洪钧洞、观音洞、盘古洞、三皇洞、文殊寺洞、白衣洞、救苦殿洞、南天门洞、闪佛洞、地母殿洞等。其中太子寺、青衣寺建于北魏,相传魏孝文帝之子拓跋恪身患疥癣到民间求医访药,跟随五十余名兵勇护侍,在文殊山一泉沐浴,翌日疥癣不治而愈。于是,他支付一笔银钱在泉边修寺院,取名“太子寺”,那泉命名为“药水泉”。他返回洛阳时留下三十名兵勇驻守文殊山,并改穿青色衣裳。老百姓为他们修建寺院,取名“青衣寺”。很可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山寺无人保护,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毁坏殆尽。而今留存者仅是一些石窟洞和残垣断壁。

文殊山后山的千佛洞、古佛洞内正中均有一根直通窟顶的中心方柱,原记载的“中心柱正面一尊大佛,结跏趺坐……塑像金碧辉煌”的大佛已毁。千佛洞内四壁下部壁画损坏严重,但上部及窟顶壁画完好无损。从塔基看为北朝建筑。其北壁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画着通肩服饰的千佛,下部画通肩或右袒服饰的立佛千身。西壁中部画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上部画千佛,下部画供养人。南壁上部为菩萨,下部为林园亭榭等。窟顶绕中心塔柱画飞天和伎乐天。“佛与菩萨面像都体格魁梧,具有早期作品的特征。布局概括简练。用色以土红、赭石、石绿、纯白、蓝、黑等几种颜料为主。其画法的特点,先以土红或白色刷出人物基本形象,再用较深的宽线在颜面和肢体边缘勾出轮廓,然后以红线或黑线勾勒,使其定形之后,用鲜艳而浓厚的色彩,深其衣裙和披巾等饰物”(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载《文物考古资料》1956年第7期),画上镀金,似浮雕画。据文物考古者介绍,其画法是将颜料调以糯米粉,装在猪尿脬内,插管、挤出,故形成突出的浮雕画,真可谓绘画艺术中的一绝。前山的千佛洞与万佛洞均为北魏晚期开凿。千佛洞平面近方形,顶略作穹窿式,高3.60米,宽3.94米,深3.80米,中心柱式建筑,仅于中心柱四周开龛,窟顶及四围壁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保存完好的西壁、南壁均绘有千佛之像。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窟顶绘伎乐飞天,窟壁上层大面积绘千佛,中部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部绘供养人像。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效果。洞窟为北魏后期支提窟,造像大部分已断残。窟内四壁及窟顶壁画,古朴写实,艳丽夺目。以西、南壁与窟顶者最为完整。窟顶绘伎乐飞天,手捧供物或奏乐器,绕中心柱轻盈翱翔于蓝天鲜花之中。西壁上部绘贤劫千佛,均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莲台。中部绘说法图,一佛着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装饰华丽的华盖下;二菩萨侍两旁,东边侍者一手高举持拂尘,另一手下垂提净瓶;再两侧各绘立佛一排。下部画供养人,最下方绘倒锯齿形纹。南壁绘千佛像,与西壁相同。万佛洞窟形与千佛洞基本相同。两窟一沟之隔相距约百米左右。高3.70米,宽3.55米,深3.80米,有中心柱,四周开龛造像,壁画内容丰富,窟内现存的壁画大部为西夏时期重绘。其中左壁的《弥勒净土变》及佛本生故事中的“尸毗王割肉贸鸽”“须达拏太子施舍”及“贤愚变”中的故事和窟内四角的天王像等,都是绘画功力很突出的引人注目之作。万佛洞窟内壁画除个别为元代重绘外,绝大部分为西夏所绘。壁画气势宏大,风格严谨而不失飘洒,不同物体的勾画采用不同的线描技法表现,是西夏壁画中的珍品。其中尤以东壁的“弥勒本生经变”画最为突出。上述四石窟尽管壁画保存不完整,但它是我国佛教绘画艺术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时值盛夏,前山下河坝宽阔,杨树成林。山势险峭,山体风化成阶梯层状。山上塔楼林立,飞檐凌空,风铃叮当作响,宁静中又有活力。近看,雕梁画栋,壁画新颖,色彩鲜丽,可谓“梁不见木,墙不见泥”。雕塑的佛与菩萨体格魁伟,服饰特异,色彩艳丽而又深厚。普化寺的十八罗汉形象令人叫绝不迭,尤以伏虎罗汉、降龙罗汉形体更加威武,把降龙伏虎的英雄气概形象化了。佛与菩萨的塑像,以及绘画技艺都很精湛、艺术高超。壁画有一处题记显示,这些作品的作者是山西代州五台山梁荔叶及其弟子胡化泰、刘化明、刘化宽、刘化璋等人。

在这座寺院的东侧,过红庙沟的台阶上,居住在肃南县祁丰区的藏民们在原菩萨殿的旧址重修文殊寺。寺楼平面呈正方形,主体为木结构二层楼,四角飞檐凌空。门两侧立华柱、装栏杆,壁上彩绘白天马、白象等吉祥物。寺内中央立方形通天柱,四壁绘千佛胜迹。整个建筑都是喇嘛教的传统风格。佛与菩萨雕塑精致,据说是请青海塔尔寺的绘画大师雕像绘画的。

文殊山过去是佛教、道教的胜地。每逢节日,汉、藏、裕固、蒙古等各族群众,都来参加庙会。香烟缭绕,灯火辉煌,众僧、尼、道士,一片诵经念佛之声,敲打钟磬、木鱼之乐昼夜不断。商业、饮食服务百业俱兴,民间工艺、百戏杂耍、歌舞大戏,甚是红火热闹。并有九曲黄河灯会助兴夜间有的在山顶燃柏斗香,一面敬神求福禳灾,一面又“寓教于乐”,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农历四月初一是文殊菩萨诞辰,初八是释迦牟尼诞辰。时至今日,每年四月初一至初八,在文殊山景区内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其兴盛景象足以印证昔日的“小西天”,已有复兴之势。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文殊寺石窟群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嘉峪关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展现出独特魅力。

新闻推荐

以“秦腔+电子乐”方式改编李白名作 秦腔名家李小锋 首发新歌《将进酒》

将诗仙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谱上秦腔曲调,用地道的陕西方言唱出来,再配上古琴、琵琶和电子音乐,自然豪情万丈又百转千回...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