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由来和发展

天水日报 2018-05-09 10:21 大字

由来】

1988年6月26日,时值龙年,天水市政府于天水伏羲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伏羲祭典活动。这是“天水首届伏羲公祭大典”,天水市政府决定祭祀活动从此每年举行。

1989年,伏羲祭典活动发展为“伏羲文化节”,使伏羲祭典和文化交流、商贸活动融为一体,为振兴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5年开始,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公祭人文始祖伏羲的大典首次升格省级公祭,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

【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

【祭祀活动】

每年的伏羲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天水人生活中一个隆重的节日。

天刚放亮,天水市就已经鼓乐喧天,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气氛。8点整,穿红带绿的中国民间民俗文艺表演队伍就缓缓向城区西边的伏羲庙行进。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列的,是一幅巨大的由众人簇拥着的伏羲的画像,其身后是身穿黑衣黑裤,按8行8列排着的一个64人的方阵,他们手举高高的旗幡,幡上分别是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这支表演队伍中,有原本用来朝拜玉皇的古乐朝山队;有过去群众用以祈天降雨的夹板鼓队;也有敦煌舞乐队;有衣着秦朝兵士服饰的小学生队伍;有大学生摹仿原始人动作组成的远古先民队;有老年社火队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少的雄狮队及舞龙队;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就是武山旋鼓队和秦州夹板鼓队的表演。武山旋鼓大约由三四十人组成,大家都身穿黄绸衣裤,象征着龙的传人、黄皮肤。他们一手握鼓锤,一手持扇形羊皮鼓,那激昂奔放的旋律,快速回旋着的铿锵跳跃的舞姿,将西北人的豪迈及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每一个观者随之激动和振奋。据说,这种旋鼓出现的年代久远,它原本是牧羊人遭遇狼群时发出的求救信号,后来被逐渐搬上文艺舞台,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大型活动中,也曾多次参加国际演出。这一天,他们在这里,以昂扬的鼓声,尽情地倾吐着对先祖伏羲的敬仰、崇拜和赞颂。

新闻推荐

敦煌西湖野马野骆驼添新丁

新生的马宝宝和它的母亲兰州晚报讯(通讯员孙志成何东记者刘学智文/图)4月开始是野马、野骆驼繁殖的关键时期。正如西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队员所期待的那样,近期,保护区野马、野骆驼双双迎来了新...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