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和彩塑被数字化“搬”出洞窟 完成汉长城等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 文化遗产保护让莫高窟“延年益寿”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被数字化“搬”出洞窟,完成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境内长城及烽燧完成抢险加固,修复西云观壁画病害,为每个文物保护点“树碑立界”……近年来,敦煌加速文化遗产保护,全力破解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
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5个,包括古遗址209处,古墓葬25处,古建筑16处,石窟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三处。敦煌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13297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38件(套)。
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春生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作为国际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人爱护文物的意识很高,基本没有人为破坏现象,自然风沙侵蚀是最大危害。他举例称,曾在文物普查时,在沙州城遗址看到,五年前立的水泥做的界桩,被风沙裹挟的碎砂砾打磨的已看不清碑上的字。
为了让莫高窟“延年益寿”,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2014年开始投入使用,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把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对文物保护和利用做了有益探索。
张春生说,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敦煌还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厘清界限。此外,启动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目前,玉门关已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文物陈列展示中心,悬泉置遗址已完成规划。
敦煌市文物局介绍,接下来,将重点实施悬泉置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将遗址分为甜水井烽燧、戈壁风貌、驿站遗址、悬泉水四个展示区,并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和文物陈列馆,遗址中出土文物将全部展出,对外展示遗址文化故事。
据张春生介绍,目前,敦煌市境内265处文物点全部实现了树标立界和围栏保护。此外,系统修复了西云观壁画酥碱、空鼓、脱落等病害,全面修缮火神庙大殿,完成了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完成了沙州城遗址西北角墩展示利用工程和境内长城及烽燧抢险加固项目等文物保护工程。
□据人民网
■背景资料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全方位展现洞窟场景
敦煌数字展示中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虚拟洞窟场景,使游客感受身临其境的参观效果。同时,游客还将在此了解与莫高窟遗址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自然风光以及洞窟开凿、壁画彩塑制作等诸多信息。
数字展示中心通过多种信息传播途径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参观需求,使游客的参观体验得到量的充实和质的提高,使现有开放洞窟的数量可以适量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也得以缩短。该中心共有两组数字影院,分别为1号影院和2号影院。每组影院分别由一座主题影院和一座球幕影院构成。每座影院均可以容纳200位观众,即单位时间内四个影院可同时容纳800位观众同时观影。为了提供最佳的观影体验,每座球幕影院均使用六台具有超高亮度、超高分辨率的大型投影机进行影像投射;通过国际上最先进的无缝拼接技术、使得直径18米、面积500平方米的球形银幕就像是一个整体,确保影像完整清晰。借助具有最佳视觉艺术效果的8K影院系统,通过紧密联合播放和投影功能,结合软件和光学技术,实现最佳视觉艺术效果。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国外观众服务,该影院系统内配备了多语言红外语音系统,能在观影同时提供多种不同语种服务。
玉门关遗址
位于敦煌市外的戈壁荒漠,主要包括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汉长城边墙及烽燧遗址(包括20座烽燧、18段长城边墙遗址),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
悬泉置遗址
位于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它是汉代驿置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遗址包含了汉代悬泉置的完整建筑群落遗迹,出土文物包括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等7万余件。
新闻推荐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敦煌市水务局了解到,敦煌市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工程正在进行。这一工程将改变千百年来敦煌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地下的格局,改善沙漠绿洲的生态。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与库...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