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访文物保护专家陆杰仁

兰州日报 2018-04-26 03:05 大字

陆杰仁

1964年出生,1985年甘肃省榆中师范毕业,1992年至1998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脱产进修学习;2002年任兰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2010年在兰州市城乡建设局工作,任兰州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兰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副主任;2013年任兰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兰州市城区水系规划研究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至今,任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所长、甘肃省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物局专家库成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彩画油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编制了《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张掖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主编《兰州市园林绿化志》、参与撰写《中国近代园林史》《中国文物志》等学术专著;参与编制了《甘肃省长城保护规划》《敦煌市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文物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多项;主持、参加评审、验收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一百多项,担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嘉峪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城镇保护修缮技术顾问。

榆中县金崖镇有一座三圣庙,这组古建筑群建于1876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戏楼、东西雨廊、献殿、大殿。年久失修的三圣庙如今被脚手架包围,院子里还不时传出机器切割木板的声音,原来这里正在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的指导下进行修缮。带着安全帽的陆杰仁在院中左走走右看看,询问着工作人员修缮的情况,之后还爬上献殿的屋顶检查屋顶的修缮施工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记者并没有打扰他,因为我知道此时的他全身心都在文物的修缮工作上。在休息时间,陆杰仁告诉记者:“三圣庙的戏楼因为地基塌陷西南角已经倾斜,目前我们将戏楼整体支撑,将梁架悬空,对地基进行灰土挤密桩加固处理。此外,戏楼、献殿和大殿的屋顶也要修缮,路面、墙壁也需要维修,这些工作都要一步一步来啊!”

陆杰仁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但他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喜欢却是在学校里开始的。他告诉记者:“我喜欢历史文物是从上学时开始的,最早我学中文,后来学古建园林设计,并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很多关于文物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物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故事以及对文化、技术的梳理等等,都需要文物来佐证,这让我知道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也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后来我到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工作,看到很多古建筑都是与园林结合在一起的,如崆峒山风景区、五泉山公园等等。通过工作后对文物的零距离接触,我对了解文物、研究文物的兴趣更浓了。此外,我还拜读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著作,并与国内外、省内外专家进行交流,这些学者的敬业精神,对学术精湛深入的研究和对事业的执着,坚定了我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甘肃是文物大省,这给文物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有16895处,其中文物建筑就达到了2542处,文物建筑中古建筑有1432处。而文物建筑里,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占54处,如五泉山建筑群、鲁土司衙门建筑群、金天观建筑群等。陆杰仁介绍说:“四川省的文物资源丰富,类型也比较多,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文物如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类型四川省都有。此外,四川省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非常高,如反映佛教造像艺术和壁画艺术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这些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墓葬出土的文物,如马踏飞燕是全国旅游标志,科学、艺术价值都非常大。而且文物遗迹分布十分广泛,十四个市州都有。在实践工作中,我跑了全省的许多文物点,通过工作进一步增加了我对文物保护事业和文物保护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多年的工作中我边工作、边研究、边学习,就是想全身心的搞好文物保护这项事业。”

文物工作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可移动文物,如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如字画、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等,通过这些可展示国家久远的历史和精湛技术;另一方面就是不可移动文物,例如长城,从战国到明代,除了防御作用外,它的建筑技术也非常先进,如夯土长城的夯筑技术,就非常有特点,而陆杰仁从事的主要是地上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这项工作是非常繁重而辛苦的。陆杰仁告诉记者:“文物保护修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爬高上低是家常便饭,野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但这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阻力,只要尽全力去解决保护修缮问题就可以了。但我们不仅要面对文物的各种破损或损坏想出修缮办法,有时还要付出大量的沟通工作,因为一些文物还在被使用,你去修缮就要征得使用者的同意,阻力有时很大。如对拉卜楞寺的修缮,我是修缮顾问之一做专业技术的指导。一开始去与寺里的僧人接触,他们的态度并不积极。我与僧人沟通时问他们,拉卜楞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现在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一些殿堂已经损坏严重,国家投钱给修缮为什么不同意呢?原来一些僧人对文物保护政策并不了解,因此配合不够。我只能反复解释、做工作,才得到了僧人们的理解与支持。此外,在文物修缮中,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最小干预\’,要保护历史的信息完整性,如在拉卜楞寺的修缮过程中,有边玛草墙的修缮工作,边玛草墙过去就是藏民把草采下来,用大铁锅加红土煮,上色后用麻绳缠起来放在墙上,我们修缮时也是用这种传统工艺来做。其实不管是哪里进行修缮,都要用传统技艺与材料来修缮,如对彩绘进行修复我们在尽量保留原绘画的基础上,对脱落的部分进行粘贴,实在不能修复的,就用原来的图样做设计方案,用原始的矿物颜料进行补绘,总之就是要尽可能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并做到‘修旧如旧\’。”

近年来,文物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这是让文物工作者高兴的事情,陆杰仁说:“文物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年来从国家到省上重视程度更加深入,而且民众对文物的兴趣也大了,参观博物馆的人增加了很多,这对文物工作的发展有了促进。但在一些地方,还是存在损毁文物古迹的事件,如一些人对文物在延续城市文脉的价值认识明显不够,在城市发展中破坏文物生存环境,有些甚至改造的面目全非,要知道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是要靠地上的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里的可移动文物来佐证的,而有些文物都被人为破坏了,怎么能延续城市的文脉呢?因此要思考如何将历史文物传承和城市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文物保护是展示利用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将文物保护好又谈何利用、展示呢?我觉得,全社会都要大大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支持从事专业的人搞好文物保护工作,因此,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责任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让陆杰仁对这项事业有着极深地认识,他说:“随着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重视,文物保护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压力很大,但越到基层我们专业的人员就越少,这个现状对文物保护的工作非常不利。目前我国大学里设置文物保护专业的很少,因此我建议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应当开设文物保护专业,尤其是要进行修缮技艺的培训,以前是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法,现在没有了,学校应当肩负起培养的责任。”

最后,在说起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感受时,陆杰仁说:“我觉得文物保护是很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一是对国家悠久璀璨的历史文物修缮保护好,传承给子孙后代我非常高兴,二是让国内外游客看到我们的文物得到完整保护、发扬光大,让国人有民族自豪感。”□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孔德胜文/图

新闻推荐

因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窟将暂停对外开放

榆林窟记者近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因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的榆林窟将从今年4月25日至6月20日暂停对外开放。据介绍,榆林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