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脉,悟人格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
□李鸿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读《中国文脉》,我跟着余秋雨先生“勘察”中国文化的足迹,领悟华夏文明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他还带领我们拨开迷雾,窥见“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的现状。这还不够,从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我明白了“深刻意义上的文化史,也就是集体人格史”。
魏晋有个名士阮籍,他为陌生的、美丽的、但是没有出嫁就去世的女孩儿吊唁,可是在自己的母亲离世时,却“饮酒两斗,然后才放声大哭”,“几天后母亲下葬,他又吃肉喝酒,然后才与母亲遗体告别”,这些超越礼法的行为被人抓住把柄告到皇帝那里,皇帝说:“没看到阮籍因过度悲伤而身体虚弱吗?身体虚弱吃点喝点有什么不对?”余先生拨开了历史迷雾,让我看到了“孝”隆重而又温情的一面。
鲁迅说:“唐人大有胡气。”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生母亲都是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血管里有四分之三的鲜卑族血液,四分之一是汉族的。唐诗中,胡笳、羌笛、羯鼓、琵琶……这些意象为它注入了雄浑之气;没有了它们,敦煌的壁画也会是另一种模样。余秋雨先生说:“大唐之所以成为大唐,正在于它的不纯净。”
这种“不纯净”,不是混杂,而是胸襟,是气度,是宽容。
有个叫法显的高僧,三岁出家,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常慨叹律藏残缺,誓志寻求。他为了维护佛教,矫正时弊,年近古稀,毅然决定再访天竺(古代印度),寻求戒律,来唤醒那些离经叛道的僧人。路上,他们穿越沙漠,爬过雪山,见到了令人恐怖的画面:“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但这没能阻挡他,跟随他“取经”的“巡礼团”,或留或亡,最后剩下他孤身一人。花费14年的时间,游历了30多个国,他搜集了很多梵本的佛经,翻译了几十卷佛经。作为当事人的他说:“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更何况我辈?
在余先生笔下,“埋头苦干”的司马迁,“为民请命”的杜甫,“舍身求法”的玄奘……筑成了中国文化史的一座座高峰;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的“奉献”精神,是华夏民族的人格之魂。
新闻推荐
享期颐之年,著等身之作,饶宗颐先生6日在香港逝世。这位学贯中西、涉猎广博的一代国学大师,从甲骨简帛到敦煌文献,从经学礼乐到文学史学,从艺术宗教到中外交往史,无不成就卓然。文化大师离去引发国人缅...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