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出阳关有楼兰 柔性写史,高洪雷新作“复活楼兰”

半岛都市报 2018-01-20 11:32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依佳

诗人穆旦说:“没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这句诗,用于描述楼兰——这个让无数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为之心醉神迷的西域小国再贴切不过。楼兰国存在的历史不过百年,却成为全人类追逐的永恒梦幻和谜团:楼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楼兰美女之谜魅惑何在?罗布泊何时能重回楼兰故地?楼兰在西域的历史地位又是如何?……

这种种疑惑,和永埋于黄沙尽头的楼兰一起,在作家高洪雷的笔下一一复活,成就了这部“一带一路”的重磅新书——《楼兰啊,楼兰》。1月16日晚,半岛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身在济南的高洪雷,透过他的解读,通过他的笔端,久远而厚重的历史向我们走来,让我们看到了复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生龙活虎的争斗和鲜活的爱恨情仇……

柔性写史,

解读楼兰的前世今生

“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一个午夜,黛色的天幕上白云依稀可见,小叶白蜡树影矗立成端庄的剪影,远处传来几声清晰的犬吠,寂静的街道空无一人——今晚斑驳的月光,恍惚的油灯连同北疆小城伊宁,属于一名俄国人。”

这名俄国人是个探险家,叫普尔热瓦尔斯基,他来到中国新疆的目的,是受当时俄国陆军总参谋的委托,绘制军事地图。

虽然他是一名间谍,虽然他终其一生都没能抵达自己历次“探险”的目的地——拉萨,但他还是在西域的历史上永远地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他引发了著名的“罗布泊位置之争”,并成为第一个把拉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的许多古城标注在地图上的人。当然,作为一名“业余生物学家”,他还顺便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野马——普尔热瓦尔斯基野马。但很可惜,对考古学没啥兴趣的他,错过了罗布荒漠里的一座“极大的城市”,从而把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权,拱手让给了下一个探险家。

高洪雷笔下楼兰故事的开端,正是由普尔热瓦尔斯基展开。“《楼兰啊,楼兰》这本书我只写了二十七八万字。虽然楼兰的参考书籍数以千计,它所涉及的内容也纷繁复杂,但我只想帮助读者了解其最不朽的那一部分,因此没有把书写得很长。”高洪雷告诉记者,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月亮般荒凉的地方”,主要是由普氏开局,从探险家、考古学家进入西域、罗布泊之争到发现楼兰讲起,直到叙述所有的考古发掘;第二章着重讲发现楼兰的过程,“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三章“落寞千年的背影”,讲述的是楼兰灭亡之后的故事,直到罗布泊的消失。“我在这本书里,写的不仅仅是楼兰,还有罗布泊的命运,里面更多的是悲悯和愤怒。”高洪雷说,虽然全书的写作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极为冷静、客观的心态,也有意识地抑制住自己的家国情怀,但仍然在字里行间时有流露,比如当他写到西方探险家早期对罗布泊的盗掘活动时,忍不住用了“中国人不该愤怒起来吗”这个标题。

也因此,在11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谈及本书时表示,《楼兰啊,楼兰》是一个“有感慨、有诗意、有感情,同时又充满严肃的历史探究的书”,用“柔性”的方式写出了“广阔历史时空中人的命运、人的状况,和我们与楼兰的缘”,是作者给予我们读者的一份“温润的关怀”。谈及“柔性写史”这个挺新鲜的词儿,高洪雷笑言:“所谓柔性写史,无非就是在以真实史料为支持的基础上,于叙述中增加了文学性和一些感情的色彩、解读的色彩,让普通读者也能看得懂、读得进去,而不是像学术论文那样艰涩难读。”所以,在《楼兰啊,楼兰》这本书里,我们既能知晓大量确凿的史实,也能读到诸如“汉代的楼兰就像一位慵懒的古典美人,斜倚在碧波万顷的罗布泊身旁,风情万种”之类的灵动描述。

小河公主,

比楼兰美女还美的人

“楼兰,它的名字很美,意思就是城镇。它的位置更重要,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有楼兰。由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西去,必须穿过号称‘八百里沙河\’的白龙堆沙漠,那个地方没有飞鸟,没有绿色,没有春夏秋冬,不辨东西南北,只能以死人的遗骨为路标。所以,当人们终于穿过这片沙漠,进入‘客栈连片,商旅云集,美女如云’的楼兰时,简直就像从地狱到了天堂。那种视觉上的巨大反差,那种震撼,是无以言表的。当时和楼兰能够齐名的,只有长安、敦煌和撒马尔罕。”高洪雷说,现在我们知道楼兰,更多的是因为楼兰美女,而他最早开始关注楼兰,也是因为新疆博物馆展出的楼兰美女木乃伊所致。但他话锋一转,立刻将话题引入了另一个神秘的新天地:

“但你知道吗?有一个人比楼兰美女还美,她就是小河公主。”

关于小河公主的身世,高洪雷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2003年的一个早晨,新疆考古研究所的所长打开第二块盖板的时候,棺木中出现了一个女性木乃伊,她头戴尖顶毡帽,脚蹬牛皮筒靴,身裹毛织斗篷,胸前别着木质别针,微微闭着双眼,睫毛是卷曲的,上面蒙着一层细沙。这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西方女子的脸,脸上绽放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当时,考古队员们一起喊出了‘小河公主\’的名字。”高洪雷告诉记者,小河公主的发掘地,就是距离罗布泊以西约180公里,位于孔雀河支流库木河流域的“小河文明”的诞生地,“小河文明是大约距今3800年前,由印欧人种里的吐火罗人建立的一种远古文明,它的标志就是小河墓地和太阳墓地。小河公主的发现,把楼兰的文明史整整前推了1800年。所以,楼兰先后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是小河,在3800年前;第二个名字是楼兰,是汉代的;在汉代以后还有一个名字叫鄯善,存在了大约500年。”

高洪雷说,尽管最后北魏灭了鄯善国,尽管昔日繁华的楼兰最终也被黄沙掩埋,但楼兰文明一直存在着,它与龟兹等西域诸国组成了“混血文明”,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草原的游牧文明及山东半岛的东夷文明一起,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楼兰的消失,

是一场生态的灾难

采访中,记者得知高洪雷有多重身份:全国作协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等等。但他最在乎的一个身份则是:楼兰迷。他告诉记者,自己关注楼兰已近20年,但决定动笔写楼兰,则是在5年前。“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写楼兰的古今著作虽然浩如烟海,但真正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还原楼兰,呈现其本来面目的作品还真不多,不是如《史记》《汉书》《后汉书》般的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就是从考古学、地质学等学术上进行专业阐释。”因此,高洪雷动心了,他想通过自己多年的积累,还原一个完整、全面、真实的楼兰。

其实,在写《楼兰啊,楼兰》之前,高洪雷也曾在部分作品中涉及到楼兰:“在《另一半中国史》中,我有一章写了楼兰,大约一万字;在《大写西域》里,我也有几万字涉及到楼兰,但这一次专写楼兰,却和以往大为不同:过去写楼兰,只是叙述楼兰,这次再写楼兰,主要是解读和反思,对历史和现实的解读与思考。”

高洪雷告诉记者,写作的过程中,既是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入思考、获取新感悟的过程。“比如我在写楼兰的生存、发展、消亡时感悟到,发展很重要,生存很重要,但生态更重要。楼兰的消失过程实际上就是一场生态的灾难。”高洪雷说,其中既有气候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但都离不开破坏生态的根儿,“气候的原因,是从公元600年到1100年之间,在历史上这是一段非常干旱的温暖期。气候特别干旱,甚而导致与塔里木河并行注入罗布泊的南河也消失了。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水源,南河沿线的一些城镇、小国家,像鄯善国等也逐渐消亡了。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人为的原因呢?高洪雷认为有二,其一仍与生态有关:“比如,早在三国时期,魏国的一名将军带着一拨人到西域屯田,组织人把楼兰的母亲河孔雀河给拦截了,因为要拦河造地、引水灌溉,结果造成了楼兰城里的水源断绝。诸如此类的原因很多。当你认识到生态的灾难发生了之后,一切都晚了。”

再回首,“为时已晚矣”的感慨不仅发声于此,还有统治楼兰的历代国王。这也使高洪雷发出了第二个感慨:发展很重要,位置很重要,但选择更重要。“楼兰因处于陆路交通枢纽,这对发展是个好事,但另一方面,也会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个时候,一国统治者的眼光、选择就很重要,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才会兴盛。若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会自取灭亡。斩了汉史、封了丝路、投靠匈奴的楼兰王安归如此,最后一任鄯善王也是如此。当时北魏那么强大,他不是去积极结交北魏,而是阻断交通、采取掩耳盗铃、闭关锁国的方式,终至国家灭亡。”高洪雷说,回望历史的进程,于一城一国的兴亡中,我们也能参透一些关于现实的意义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也是他写作此书的意图所在。

新闻推荐

半岛国旅联合笑夕阳号推出专列包船线路特卖会活动 预订专列包船游 100元抵500元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红自本报刊登《新年特卖会,交100元抵500元新年巨惠》后,很多读者打电话咨询,不少人直奔现场报名。据介绍,100元定金2018年全年有效,任选笑夕阳推出的多条线路,不作废可转让。...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