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携手绘就“一带一路”最美画卷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

甘肃日报 2017-09-22 07:19 大字

本报记者宜秀萍

“把论文写在‘一带一路\’上,和今天与会的兄弟高校一起,携手绘就‘一带一路\’最美画卷。”在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大学校长论坛上,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分享了同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济故事”,以及未来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的“同济展望”。

江波介绍,近年来,同济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机构在人文教育、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经济发展、战略咨询等多领域的合作交流。

在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同济大学依托建筑城规、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等学科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科研合作,先后参加了亚洲公路网规划、“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园区发展报告、“一带一路”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研究等工作。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同济大学利用与德国及欧洲联系紧密的优势,承办了汉诺威孔子学院。组建成立了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并在其内部专设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江波认为,新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机遇远大于挑战。“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只要沿线各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共同的实践,不断完善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核心是建立“一带一路”长效机制,促进各方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基础设施联通、能源共享、安全保障、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形成合作机制,让“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更多国家。为此,在新的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发展,要密切政策协调,强化与沿线国家战略与规划对接;要依托现有机制,创新“一带一路”多边合作形式;要推进自由贸易,深化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要深化务实合作,有效推动重大示范项目落地。

江波表示,高校是国家之间人文交往和青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知识传播、文化建设、民心相通和政府决策具有深刻影响,将高校之间的交往塑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又一个渠道,有利于增进民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支持。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阶段,同济大学将更加积极主动深化“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理论研究,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围绕“一带一路”主题,积极组织开展智库合作工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高校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开展学生交换、联合教育、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共学共研机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彼此的文化脉络和历史渊源;组织更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与合作研究,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

新闻推荐

文化交流 共谋合作山东元素亮相敦煌文博会

本报9月20日讯(记者黄佳杰通讯员董智)今天上午,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历下区投资促进局携“文化...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