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视点 开创戏曲电影新篇章

甘肃日报 2017-09-22 07:19 大字

□本报记者王莉

这是一次戏曲电影的破题之作,这是一场免费享受的文化盛宴。

作为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的一项重要内容,9月12日-14日,“首届兰州戏曲电影展映及高层论坛”在兰州举行。

此次活动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省文联、省广电总台主办,省电影家协会、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旨在促进戏曲电影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间,来自省内外戏曲界和电影界的7位专家就“戏曲电影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同步展映的15部戏曲经典影片,以美好的中国故事、动听的中国声音“俘获”着广大戏迷的心。据了解,每场展映上座率都在90%以上。

为戏曲电影发展把脉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珍宝,戏曲电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片种之一。从电影进入中国之初起,戏曲与电影的联姻就频繁发生。一百多年来,广大戏曲电影工作者用影像保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资料,也探索着两种艺术形式交流发展的可能途径,使戏曲文化有了更广阔的表演舞台、电影艺术也有了更丰富的题材内容。然而,受种种因素制约,与其他类型影片相比,戏曲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如何传承发展戏曲电影?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去表达?

“戏曲还是要看‘玩意儿\’(舞台绝活)。”“现在,电影面对的是‘网生代\’观众。”“要用电影留住戏曲的‘原汁原味\’。”“首届兰州戏曲电影展映及高层论坛”上,吴江、周育德、张卫、钱勇、黎涛、王正强、焦炳琨7位专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分别就戏曲电影的拍摄、戏曲与电影的融合、戏曲电影的现代化等当下戏曲电影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专家们的深刻体会和独到见解,为甘肃省广大戏曲电影工作者打开了思路、理清了方向。省广电总台党委书记、台长康坚说:“在大力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与会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把脉破题,必将促进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经典戏曲影片

在为期3天的电影展映中,活动组织方通过从中国电影资料馆调取、从全国各地引进等方式,选取了我国不同时期拍摄的15部优秀戏曲电影,包括秦腔电影《锁麟囊》,豫剧电影《清风亭》《苏武牧羊》,著名演员迟小秋、张火丁、管波分别主演的京剧电影《锁麟囊》《白蛇传》《桃花村》,甘肃本土陇剧电影《古月承华》、秦腔电影《周仁回府》,刚刚荣获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影片的绍兴莲花落影片《大年三十》、评剧电影《赵锦棠》,还有新拍竣的越剧电影《情探》以及胶片电影《红楼梦》《花木兰》《桃李梅》等,全部以赠票的方式,在兰州东方红影城、华影飞天影城、百安概念影城、倚能假日影城以及社区、高校等地放映。

记者在展映现场看到,每场观众几乎都满员,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观影中,不少人随着剧情的跌宕不时发出笑声或叹息,有的电影散场后还久久不能释怀。活动组织方特地邀请秦腔电影《锁麟囊》主演苏凤丽、陇剧电影《古月承华》主演佟红梅到现场,就影片拍摄中的点滴故事和精彩瞬间与观众交流互动。

参与了许多戏曲电影拍摄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宋培学表示:“戏曲艺术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与我们所有人血肉相连、精神相系。振兴戏曲电影、传播戏曲文化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意味着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要求我们继承与创新并举,开掘戏曲电影中的民族美学、民族道德、民族精神,让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代的精神文明之中。”

推动甘肃戏曲电影发展

在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登渤看来,“首届兰州戏曲电影展映及高层论坛”从内容题材和风格类型上丰富了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这一品牌文化节会所表达的“甘肃特色、西部元素、中国立场、世界表达”的主旨。

作为“一带一路”黄金地段,甘肃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剧种众多,为戏曲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甘肃省电影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公司和电影人参与到戏曲电影的创作中来。此次活动承办方省电影家协会团结全省广大电影工作者,通过组织评奖、学术讲座、论坛、培训、剧本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学习,推动着甘肃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立足于甘肃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文化,在制作出版了千余种以戏曲、敦煌文化为主的文化音像产品的同时,近6年来还拍摄了3部戏曲电影,成绩斐然。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甘肃省戏曲电影事业将迎来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 林铎崔玉英致辞 雒树刚姜增伟发表主题演讲 唐仁健主持 冯健身等出席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致辞。本报记者高樯开幕式前,出席敦煌文博会的中外嘉宾合影留念。本报记者高樯本报敦煌9月20日讯(记者徐爱龙吕宝林)万里驼铃道,再续敦煌情。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