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碰撞火花 合作实现共赢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对话会侧记
9月19日下午,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对话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报记者郁婕
本报记者宜秀萍
9月19日下午,在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对话会上,大咖云集,火花四溅,来自全球多家主流媒体的知名媒体人和部分商界领袖、权威专家,围绕3个议题,展开了3场精彩对话。
“保持主流媒体的语言体系,不要随波逐流;全球媒体加强合作,会增强彼此的影响力,实现共赢。”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主旨发言展开了对话会第一个议题——“全球媒体合作共赢”。
随后,来自瑞士、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英国、葡萄牙等国的嘉宾上台,与胡锡进展开交流对话。
当前,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建立互补互利型的关系?
如何保持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在哪些方面可以开展有效的合作?通过什么方式来合作?
……
围绕全球媒体关注的现实问题,对话嘉宾们你来我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最终达成共识:全球媒体合作共赢,互促共进,这是新形势下全球媒体繁荣发展的新途径、新使命、新愿景。
“AI(人工智能)可以很温暖”。人民日报社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叶蓁蓁以风趣的话语拉开了对话会第二个议题——媒体融合发展。
新技术为媒体带来了哪些改变和挑战?
媒体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特别是在商业模式上如何转变?
媒体的员工如何适应新技术?
叶蓁蓁将3个问题抛向台上的嘉宾代表,这也是全球媒体面临的共性问题。
热点话题令现场嘉宾精神为之一振。台上的代表争先恐后,纷纷介绍各自所在媒体面对新技术挑战的心得与体会;台下的嘉宾仔细聆听,时时记录,唯恐错过精彩话语。
“技术和媒体合力会产生什么?”美国微软副总裁陈实的主旨发言展示了当今信息技术给传媒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陈实展示的微软机器人“小冰”不仅会写消息、评论以及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而且还能在几秒钟之内即景赋诗。他表示,新理念、新技术带给传媒行业的是新的未来。
方便、廉价是所有成熟技术的共同特征,叶蓁蓁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必将成为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利器。
中国经济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主持展开了对话会的第三个议题——“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
“这个话题十分宏大,我就不放开阐述了,简单向大家提两个问题。”季晓磊放下手中的讲稿,向嘉宾们发问。
“‘一带一路\’指的是哪‘一带\’,哪‘一路\’?”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自然难不住在场的嘉宾,一位嘉宾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
“‘一带一路\’实现‘五通\’指的是哪‘五通\’?”这个在季晓磊看来有些“难度”的问题刚一抛出,一位外国嘉宾就用流利的汉语回答出来,完美得令季晓磊无需补充。
两个简单的提问之后,又一轮嘉宾代表上台,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这一宏大议题展开热烈对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的主旨发言阐述了对全球经济的基本看法——“一带一路”带给全球经济的是新动力、新机遇。
在对话会上,在场嘉宾还共同见证了人民日报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和“一带一路”新闻合作中心暨跨境联合采访活动的启动。
据介绍,在长期的国际报道实践中,人民日报社积累了庞大的外国智库专家资源,世界各国的政府高层、商界精英和智库院校的著名学者都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当天,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洛马诺夫、加拿大环球研究中心主任乔苏多夫斯基、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玛黛丽等10多位外国知名专家,成为人民日报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外国专家委员会首批成员。今后,该中心将携手中外专家,做议题的设置者、时局的破题者、政策的建议者和思想的传播者,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人民日报社有关负责人透露,人民日报社将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分五路推出首次跨境联合采访活动。
新闻推荐
历时1个月、骑行7000多公里 退休教师骑行新疆明年还要骑到国外去
张昌建骑行留影。2012年从德阳骑行到海南三亚,2013年骑行到黑龙江漠河,2016年骑行到陕西延安……今年8月,68岁的省商贸学校退休教师张昌建和60岁的宋新民邀约队友骑行新疆,历时一个月,行程7000多公里...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