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心托起新希望

酒泉日报 2017-08-15 01:30 大字

在张学仕的眼里,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爱心的付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2011年底,张学仕创建了“敦煌爱心公益”QQ群,招募网络志愿者,组织发起各类公益活动。

“最初组织公益活动仅仅是为了充实业余生活,结交更多朋友,顺便帮助别人,但在一次次组织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隐约产生了一种引领我坚持做慈善公益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责任。”这是张学仕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最初想法,从2011年至今,他从未间断慈善公益活动,他已经把做慈善公益当成终生事业。

张学仕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福利院陪护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及生活用品,并和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们洗头、洗脸、剪指甲,陪老人们聊天,还为老人们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看到老人们沧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张学仕感到很欣慰。

古城社区的小强,是一名失明的残疾青年。父母离异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缺少家庭关怀又饱受病痛折磨,叛逆的小强与母亲产生了矛盾,小强的母亲伤心难过却无可奈何。于是,小强的母亲给张学仕打了求助电话,张学仕了解情况后,组织志愿者轮流和小强聊天,让小强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母亲生活的不易。张学仕在安排小强学习中医按摩技能后,还帮他开了一家按摩店。

张学仕还自己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敦煌市志愿者培训交流基地——益友之家,组织了5期公益沙龙,促进了敦煌市各公益团队间及周边公益机构的沟通交流。

“用一个人的爱心行动影响一群人,用一群人的爱心行动影响全社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爱心传递的使者,让这个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美丽。”张学仕说,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慈善公益路上的奋斗目标。

“第一道防线”的守护者

今年52岁的王玉霞,在敦煌市沙州镇桥北社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近10年。10年来,她坚持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不出社区,疑难纠纷不上交的原则,做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有效地调处了社区各类矛盾纠纷。

2016年的一天,合作银行家属楼居民祁某来社区反映自家下水出现问题,影响了正常生活。得知情况后,王玉霞立即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经过检查,发现是化粪池多年未进行彻底清理所致,工作人员建议立即对化粪池进行清理,否则会出现污水继续外溢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经调查了解并初步预算了清理费用后,王玉霞随即组织召开了业主代表、物业负责人会议,通过征求意见,决定采取住户和物业共同出资的方式清理化粪池。家属楼化粪池得到清理后,王玉霞还将费用支出情况进行了公示。

千条理、万条理,居民满意才是硬道理。集中供暖一直是群众最头疼的事。去年冬天,由于敦煌第一供暖加压站出现问题,供暖温度时常达不到标准。一个大雪天,天泽小区23号楼又连续停暖两天,20多户居民集体到居委会反映情况。王玉霞和社区调委会主任入户了解相关情况,并动员部分住户拿出自家的电暖器,为残疾人、高龄老人暂时解决了取暖问题,同时,迅速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与建设局协调尽快检查维修设备,提早供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玉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的拥护和信赖。

“幸福家庭拒绝邪教”

为净化沙州镇桥北社区社会环境,排除邪教在社区滋生和蔓延的可能性,沙州镇桥北社区的干部们付出了很大努力。

桥北社区居民曾某某深陷邪教“法轮功”泥潭,整天练习“法轮功”,不顾家庭,影响了夫妻感情,生活偏离了正常轨道。社区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到她家讲解邪教“法轮功”的危害。

曾某某在一次邪教“法轮功”练习者非法集会中,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受到了3年的刑事处罚。

曾某某刑满被释放后,社区帮教小组的干部通过与曾某某谈心谈话、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给她讲政策,鼓励她多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等方式,引导她把思想放在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上,帮教效果明显。现在,曾某某对邪教“法轮功”的危害有了正确的认识。

为引导曾某某参加积极向上的社区健身运动和社区文化宣传活动,王玉霞带领社区干部、党员,帮助她家打扫卫生……最终换来了曾某某积极融入社会,好好生活。

□本报记者陈思侠

通讯员赵娟

新闻推荐

阳关镇是敦煌市“一镇一业”“一镇一品

阳关镇是敦煌市“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葡萄生产专业镇。今年预计葡萄总产3150万公斤,收入1.23亿元,比去年增产850万公斤。图为阳关镇二墩村种植户查看葡萄长势。本报记者杨璐摄...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