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多面手”徐文波

酒泉日报 2019-11-28 00:59 大字

他忠诚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固守对公正的执著;他以诚挚的爱,深刻诠释不变的为民情结;他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

他就是阿克塞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徐文波,一名精通法律、善于调解的高素质法官。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审判事业,为维护法律尊严、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懈努力。

办案“多面手”

“作为一名执行法官,遇到谩骂、围攻,是执行生涯中平常的事。我们应当辨法析理、多做说服工作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当有人问徐文波怎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时,他这样回答。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徐文波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

在一次执行案件时,被执行人的亲戚邻居及不明真相的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强行阻止执行人员执行案件,几人对徐文波谩骂、侮辱。在人格受到侮辱、人身权利受到践踏时,徐文波冷静面对,没有与闹事者发生激烈冲突,而是反复宣讲法律,稳定了众人的情绪,事件得以平息。

在审理一起因非法上访不服治安处罚行政案件时,由于该案影响较大,徐文波加班加点仔细研究案卷材料,准确掌握法律规定,在开庭前主动邀请阿克塞县公安局执法干警旁听,并依法作出了判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由于阿克塞县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少,徐文波在负责行政审判工作的同时分办部分民商事案件和执行案件。无论办理什么案件,他都高标准要求自己,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经他办理的民商事案件多数都调撤结案,即时给付率达100%;分办的执行案件无一积案,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办案“多面手”。

争一流业绩

徐文波办理过一起货运车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本身争议并不大,只对合同价款的给付有分歧,并且合同一方当事人已去世,其妻子在河南老家且体弱多病,孩子幼小,无力应诉,只能委托代理人应诉。开庭时征求双方意见,都同意调解,但委托代理人不能完全表达被代理人的调解意见,未能达成调解意见。

为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并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可能发生的车辆停运费、评估费、拍卖费等,徐文波不是简单地判决了事,而是利用出差学习的机会与合议庭成员一起到当地主持调解,最终当事双方达成了调解意见并当场给付。结案后,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到法院赠送了锦旗以示感谢。在法院工作的20多年中,徐文波身处这样一个直接兑现当事人实体权益的要害岗位,深深懂得“公生明,廉生威”这个道理。

长期以来,执行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执行案件任务重、积案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徐文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执行,在执行工作中不畏艰难,越难越善战。徐文波总能采用灵活机动的工作方法,辨法析理,耐心说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当事人,最终使案件成功执行。尤其在执行涉及困难群众的案件时,徐文波常常会多方面考虑,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兼顾被执行人的基本权利,最终达到双方当事人的高度和谐。

勇于探索

徐文波深知,只有跟上司法、审判执行改革的步伐,把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才能举重若轻,依法解决审判执行难题,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徐文波抽出休息时间,不断去调查、研究执行工作情况,学习、求索审判执行工作的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通过撰写有关审判、执行业务论文,提高了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履行职务能力,用清晰的头脑、创新的理念做好严肃、艰苦而又光荣的执行工作。

多年的审判执行工作实践让徐文波明白,面对艰巨的审判执行任务,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强化团队奋斗意识,加强同事间、庭室间的协作,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出好成绩。徐文波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20多年过去了,徐文波的脚下,依然是这样的情境:司法为民不停步,百尺竿头更竞争。面对各种荣誉,徐文波说:“我只是法院集体中的普通一员,我个人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同事的奋斗。”

□本报记者陈思侠

通讯员娜再拉

新闻推荐

阿克塞县村“两委”“一肩挑”实现全覆盖

“‘一肩挑’理顺了村‘两委’的关系,既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带头抓党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

阿克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