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阳关烽燧下 □特约撰稿 李春开 文/图
王维雕像一
2019年7月29日,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于我内心感受而言,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时间,因为我来到了阳关。没错,就是你一下子想到的那个“阳关”。此刻,我正站在阳关的烽火台下,仰望着那座汉代烽燧遗址,心中有万千感慨。
我与友人从淮河之滨的蚌埠,驱车一路向西,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行程3000多公里,终于在这天下午,来到了魂牵梦绕的阳关。
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中国古代一些优秀的文学家,不仅创作并流传下来大量的经典作品,往往可能在不经意间,一句诗或一句话,成就了一个地方。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传诵了一千多年,让国人从孩童牙牙学语时就记住了扬州。
还是因为一句诗,让无数的国人特别是文人墨客,记住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所在,久久牵挂,不时想起。这就是阳关。可以说,因为王维的《渭城曲》,阳关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所不同的是,扬州以繁华兴盛著称,吸引人前去观赏美景,享用美食;而阳关却以恰恰相反的存在——边塞,遥远,荒凉,思乡……让人铭记,令人向往,有机会的一定要去,没机会的也总惦记在心中。
我对阳关也是牵挂了几十年,从第一次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便知道那是一个很远也很难到达的地方,自然也没有想过要去。后来啊,和许多人一样,阳关成了心中的一个“结”,时不时地想到什么时候有机会能到阳关呢?直到今年春天,我在筹划暑期去大西北旅行的时候,阳关就纳入必去之地。当时就想,这个夙愿将在今年夏天实现。
二
去阳关真的不易。可以想见,在唐代王维这些文人和官员的心目中,提起阳关也是复杂的心情,地处大漠,望而却步。千年之后的今天,如果不是修建了公路,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想去阳关也是颇费周折的。我们通过多种媒介见识过什么是沙漠,什么是戈壁,但只有你身临其境,才会知道真正的沙漠是什么样子,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戈壁是什么一种状况。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和绿水青山往西走,进入陕西就随处可见黄土高坡和裸露的山梁,进入青海再往西,就感受到了荒凉,往往几十公里、上百公里都看不到像样的绿色,尽是望不到边的沙砾和黄土,山上少有植被,都是以黑的、褐的、红的土石呈现,城市都陷在大山洼中。再进入柴达木盆地,那就是真正的戈壁沙漠,除了望不到头的公路一直向前延伸,四野就是看不到边的戈壁沙漠,满地的石块、黄沙,还有就是一片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没有水,没有草,没有树,没有虫,连鸟儿也杳无踪迹。
离开柴达木盆地,就进入了甘肃敦煌市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翻过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之间的当金山,离阳关就不远了。当看到前往阳关的路标时,心中一下子有了点激动,穿越时空,千里追寻,阳关终于要到了。
从215国道转入去往阳关的路程有几十公里,路况较好,而且看来是专门为通往阳关修建的。道路修在大漠中,戈壁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满眼都是砂石、黄土,如果有什么绿色的话,那就是时而能见到三三两两的骆驼刺。汽车在大漠中行进,连日来我们对戈壁沙漠已经感到了“审美”疲劳,荒凉也好,空旷也罢,都已经见识和体验了,好在挡不住的向往使我们停不下脚步,一直向前。
当我们远远地看到在戈壁大漠中出现树木和村舍的时候,觉得阳关该到了。是的,到了阳关脚下。这是一个小村庄,叫龙勒村。汽车进入村庄,是在林荫道下通过的,路两边、村前屋后都种植着葡萄,村民们在兜售当地产品。真是没想到,在这大漠深处,竟还有一片绿洲和人烟。从村子向南上坡再行几里路,就到了阳关景区。
三
阳关在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古董滩”上,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当时,西汉王朝为抵御西北游牧民族对边疆的骚扰和入侵,辖制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在北,阳关在其南,故名阳关。阳关和玉门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也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不管是商贾、僧侣,还是官兵、使臣,出敦煌去往西域、中亚,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然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现在的阳关景区,为了使慕名前来的游人有看头,建造了一座阳关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它是仿照汉代阳关的关城格局建造的,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遗址博物馆,建筑规模宏大,馆藏文物丰富,极具大汉雄风。漫步在关城内,随处可见跃马横刀的将军、手握铁矛的兵士雕像,披挂着千年铜锈的铜马、战车、兵器,记载着当年兵事、商贸、出使等内容的敦煌书简,牵引着我们近距离地触摸阳关,恍惚间,丝路驼铃、金戈铁马、胡笳羌笛踏梦而来……
出了博物馆,往南有一座城门楼,上书“阳关”二字,这是仿建的。出了阳关南门,就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高大的人物雕像,我想应该是王维了。走进一看,果然就是王维。这是一尊青石雕像,王维身着官服,头戴官帽,左手高擎酒杯,右手指向前方,眯着双眼望向远处,好像在劝友人:再喝一杯酒吧,你到了阳关就很难再遇见老朋友了,前路漫漫,多加珍重。雕像的左下方是一块大青石,上面镌刻着《渭城曲》。站在石刻前,不由得默默吟诵起“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维的《渭城曲》一诗原题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可能是我国古代送别诗中最有名、最为人们熟知的了。唐代国势强盛,疆域广阔,唐王朝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置安西都护府,简称“安西”,府治所在地为龟兹城,即今新疆的库车,是唐朝守卫边疆的一个重镇。当时,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敬佩和向往的壮举。但毕竟从长安去往阳关路途遥远,再出阳关到安西都是荒凉戈壁,免不了长途跋涉,一路上需要多日倍尝独行穷荒之地的艰辛和寂寞,因此,为友人“送别”,表达关怀和祝愿之情,是当时经常发生的事情,也成了一种独特的场景和现象,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唐人送友人去往西域,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就是秦的都城咸阳老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距唐都长安二三十公里。
诗中的元二是王维的老朋友,名叫元常,在家排行老二,人称元二。这位元二是个懂兵法的人,他奉命出使安西协理军务。王维送元二也是送到渭城,或许王维当时恰巧就在渭城,于是在客栈里摆酒话别,既饱含依依惜别的情谊,也表达对远行者的深情体贴、殷勤祝愿。不过,王维的这首送别诗与其他很多送别诗还有不同,不是黯然神伤的离别,不是凄凄惨惨的场景,而是以小雨之后清新的早晨、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我想这首诗应该创作在安史之乱前,因为这一阶段的王维在官场上还是比较得意闲适的。安史之乱后,王维因受牵连,境况便不如以前了。
四
离开王维雕像,向东南方向一路上坡,在沙土滩上行几里地,上到一块不小的高地,就是墩墩山阳关遗址了,那座仅存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的最高处。墩墩山上遍地砂土,高地起伏不平。在它的西边,是一座黄色沙土和黑褐色沙砾隆起的小山包,烽燧就建在最上面。如今的烽燧,呈方形,全为黄色泥土垒筑,主体建构还在,但门洞已经淤塞,墙体的上边有些坍塌。为了保护遗址,烽燧及下面的高台已经被栏杆围起来,游客接近不了。
大漠的日落很迟,已是晚上七点多了,但阳关的日照依然很强。站在阳关烽燧下,望着下面的关城、彩旗,还有城门外的骆驼,仿佛时光倒流,想象穿越时空,刹那间梦回汉唐。伴随着喷薄而出的大漠红日,一座偌大的边塞关城横亘在戈壁沙漠之中,雄关高耸,箭楼巍然,战旗猎猎,鼓角相闻。这里曾经雄关巍峨、商队络绎,使者相望于道;这里曾经绿树成荫、街道纵横,天马驰骋于野;这里曾经驻留过多少文人骚客,他们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国时,就是走丝路南道,一路向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然而,斗转星移,乾坤变幻,两千多年的边塞关城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繁华已成为历史。宋朝以后,随着水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以及风沙的逐渐侵占、掩埋,加上战火的毁坏,古丝绸之路逐渐衰落,雄关也随之荡然无存了。其实,据史料记载,阳关在唐后期已毁,慢慢荒芜,仅存基址和烽燧。
古代建烽火台是有讲究的,都要建在高处,一旦战事突起,外敌来犯,狼烟燃起,几十里外便可看到,然后各烽火台接力传递下去。汉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长城上每隔数十里建有烽火台。到如今,仅有阳关烽火台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烽燧所在的墩墩山地势突起,站在上面,环顾四周,远近几十里甚至更远都尽收眼底。它的西面、北面、东面都是望不到头的戈壁,最远处与天相接;南面,顺着山坡一直低洼下去,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大沙滩,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的“古董滩”。俯视、远望,流沙茫茫,一坎坎、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自然排列成一座座大沙梁,沙梁之间,又是砂土、砾石平地。曾经,在这片沙滩上随处可以捡拾汉唐时期的陶片、瓦块、兵器等遗物,因此有“古董滩”之说。
这里有一个传说。唐朝为了有效地管制西域,还采用了和亲。有一年,唐朝天子为和于阗国保持友好关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公主出嫁,自然带了很多名贵的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满载西行。王朝的送亲队伍带着嫁妆,从长安出发,一路长途跋涉,走南道来到了阳关,便要在阳关歇息休整、补充给养,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当天夜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昏地暗。更要命的是这大风连刮七天七夜。等风沙停住之后,惨景出现了:阳关及附近的村庄、田园,当然还有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了。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后来,每当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就会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捡。
站在阳关烽燧下,看着,想着,感慨着。阳关,一座被流沙和岁月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赋诗吟唱的古城。脚下一粒一粒数不清的沙子啊,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白光,它们看到了当年丝路的繁华,见证了这边塞雄关昔日的辉煌;它们同样经历了时光和风雨的洗礼,眼看着阳关在戈壁大漠中衰落、荒芜。在阳关的沙粒下面,是否也掩埋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旧事呢?那些戍守边关的将士、来往的使者以及众多的商贾,他们都在阳关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与阳关发生了很多故事。我想,阳关的沙子是最了解边塞人的,最懂边塞人的思乡之情。与阳关近距离短暂的接触,我看到的、感受到的阳关,不仅仅是千百年来人们印象中的荒凉、寂寞、凄婉,还有坚持、生机、发展。
相见时难别亦难。大漠的落日终于来临,阳关西天的那轮红日沉入了戈壁尽头,天地之间是如此广袤而又寂寥。我们也该离开阳关了。
我在烽燧下一边走,一边凝望着它,绕烽燧一周,然后才依依不舍地下了墩墩山。
我再一次回望阳关烽燧,高高的烽燧在太阳的余晖中,透出的是千年沧桑,却又显得那样庄严、静谧。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接1版)从最初漂泊不定的毡房到后来的土坯房子,再到现在农牧民住进了县城的别墅,阿克塞牧民住房实现了“三级跳”。在民族...
阿克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阿克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