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乌宗村的春天

酒泉日报 2019-04-22 05:31 大字

帮扶日记

4月8日星期一晴

4月的阿克塞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乍暖还寒,牧民进入了一年最忙碌的接羔育幼时间。为了帮助牧民做好接羔育幼、防疫灭病等工作,阿克塞县委、县政府连续3年在全县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联系服务保三春”活动,目前,今年所有抽调的帮扶干部都已下派到牧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帮扶。为了了解我镇的三春生产情况,我决定去加尔乌宗村一趟。车经过博罗转井沟、三个泉子沟、五个泉子沟时,沟里水流过的地方还结着厚厚的冰。放眼望去,牧民的草场上一片枯黄,除了看不到头的网围栏,就是远处几处冒着青烟的牧民居住点,一群羊和几匹马在草场上觅食。一只体格很大的黑色牧羊犬带着两只可爱的小狗崽在羊群周边四处张望,看到我们的车后,它们在网围栏里狂吠。远处一位骑马的牧民望着我们的车,也许他是期待着家人来看望他吧。虽说加尔乌宗村的春天不是很美,草没绿、冰没化、花没开,但是走进加尔乌宗村,还是会被大自然那份宁静、安详所吸引,还是会被雪域草场和巍峨大山的那种粗犷、伟岸与壮阔所震撼。也许几十年来,阿尔金山下的加尔乌宗牧羊人就是这样听着风声,看着蓝天,赶着羊群,唱着歌儿,过着这种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吧。

车左拐右拐,终于停在了我们的帮扶驻地——加尔乌宗村文化大院。为了做好三春生产帮扶工作,不打扰牧民正常生活,今年,帮扶干部住在由村文化大院打造成的党员帮扶驿站,虽然居住条件简陋,但比起以前已经好多了。接着,我们先后到吴建成、何世杰、布拉里等几户牧民家。我了解到,3月上旬起,他们已经转场进入了各自的接羔草场。3月中旬陆续开始接羔,现在每户都接了100多只羊羔。随后,我们到羊圈查看,许多小羊羔因为刚出生,羸弱无力,无法和母羊出去觅食,被集中圈养在一个羊圈里,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非常可爱。回到牧民居住的房子,喝着奶茶,我仔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防疫、饮水等情况。牧民们说,帮扶干部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拉水、做饭、放牧,在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帮助他们解了燃眉之急。镇上的兽医专干、村上的干部都经常过来询问情况、打针灭病。转眼间,母羊回群了,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咩咩声,看着羊羔跪地吃奶,我又一次感慨母爱的伟大、亲情的珍贵。也许这就是阿尔金山下的加尔乌宗牧羊人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以草原为家、以羊群为伴,坚守寂寞与孤独的最大精神支柱吧。

从牧民家里出来,我们又驱车去了几公里外的一个饮水渠首和几个涝池查看。周边6户牧民羊群饮水都是从这个渠首和管道引到涝池里,因为天气寒冷、年久失修,一些管道破损严重,已经无法通水了,几户牧民只能自己开车或者用骆驼拉水,才能解决羊群饮水问题。冬天,牧民也会喝这个渠首的水,看着还被冰层覆盖的渠首,听着大家的意见,我的心里很沉重。也许在加尔乌宗村还有很多这样的饮水点,还有很多这样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人畜饮水很困难……在镇上工作的前辈们为此做了很多工作,现在轮到我这儿,我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全部解决,但是也不能不去解决。这就是我和全镇干部群众接下来要一起努力去做的主要工作吧。

我询问了大家这几天的帮扶感受,从他们的言谈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心中的苦和乐、喜与悲。我想,作为乡镇干部,只有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为老百姓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难题,才能让群众打心底里真正认可你,喜欢你。

□吕海涛

新闻推荐

阿克塞县建设冬不拉特色小镇助力文化旅游

本报阿克塞讯近日,阿克塞县编制的“哈萨克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冬不拉特色小镇”建设方案,通过县规委会议评审,该项目将...

阿克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